东山太湖游记

  

  初闻东山太湖的景色,是在一次与旧友饭桌上的闲聊。烟波浩渺、帆影田园、丹青光影……画一般的风景,无需多言,只要有人一带头,就足以吸引大家一起前往。
  借着一个还算凉爽的周末,我与好友一行人偷得浮生半日闲,开始了前往苏州东山的旅行。从苏嘉杭高速向北,三小时车程之后,车已行驶在太湖大道上。车到太湖边,原本昏昏欲睡的我们顿时觉得精神为之一振。所谓“智者乐水”,初见太湖,只见湖面风平浪静,湖面之上笼罩着的一层薄薄的雾,渐行渐近,绿绿的水草和错落的芦苇在湖面随风带雾微微摇动,湖水远处的帆船若隐若现。太湖在无声中已经给这个地方增添了许多灵气,给“初来乍到”的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太湖美是多维的。感受太湖的美,可以是湖边戏水,泛舟湖上;可以是漫步湖边,远眺太湖。我们的第一站就放在了太湖边上的启园。启园与太湖相邻,又称席家花园,因园主是席启荪而得名。从进门开始的“古柳毅井”到紧接着的“古杨梅树”,厚重的历史陈迹能直接把你带回那个遥远而又朴实的年代。启园相比国内许多大名鼎鼎的园林由其独特之处,虽同样有小桥、流水、亭台、阁楼的移步换景,但“曲径通幽处”在此发挥到了极致。相传当初席家祖先正是为了迎接康熙皇帝而建立启园,而为了康熙帝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席家祖先就想到了这种与其他园林所不同的“幽”。我们继续往启园里面走,幽幽深处,花木正深,园中央的休息亭位置独好,亭在一口池塘中央,塘映花草虫鱼,荷花初放。坐在亭中,稍抬头便能看见临太湖的一座拱桥,拱桥两边是绿树假山,再远处就是朦胧的太湖,这一层又一层的景色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中画。试想当年康熙帝在此,但见瘦竹藤斜挂,显得一片清冽的绿,却又拥得一身不羡紫贵红的翠,几声蝉鸣,沉醉了清风,更沉醉了他自己。
  启园带给人的好感是循序渐进的。在启园中便可漫步太湖边,河堤岸,成荫杨柳。与初见太湖时的感觉截然不同的是,这里的视野开阔,更令人心旷神怡。东山康熙御码头,一段不长的通往码头的石路,我用双脚感受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码头依旧,但此时却已洗尽了多少过往的帝王富贵,书生离别赶考,妇人翘首盼望先生归来的场景。启园的“幽”是有太湖的存在,并与太湖雅而静的美融合在了一起。可以说,是太湖成就了启园。
  我们的第二站设在太湖中央的三山岛,古称为“小蓬莱”。在东山鲁巷码头,我们登上了前往该岛的快艇。湖水拍打着快艇的边舷,阳光伴随着激起的浪花,交织着快艇的马达声,我们的心情开始跳动起来。虽然如今没了以前帆船往来如织,渔民摇着船桨,用粗粗的渔网兜起跃动的鱼群的景象,但在快艇上依然可见太湖浩荡水连天,碧波万倾浪。太湖水的魅力,让人甘心在太湖的柔波里,作一株水草。三山岛因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相传三座山峰分别为春秋时吴妃三姐妹的化身。所谓“仁者乐山”,我们由蓬莱亭向上,拉着旁边的索环,经过石峭陡立的板壁峰,梳妆台,香炉石,牛背岩,登上主峰北山,眺望南山和北山,确实清秀兀立。
  临近正午,太阳正当头,站在北山的山头放眼望去,太湖湖面近处波光粼粼,远处层层水雾,渐行渐远。此等情景,有诗为证,清朝的吴庄赞在《三山》诗中曰:“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仁智兼
得者在乎山水之间,眼前的这片湖光山色,自然让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以为人间仙境。此时,最为美妙的莫过于耳畔能传来清亮的竹笛声与《太湖美》的歌声,“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美,湖上的白帆是她华丽的霓裳;太湖美,水中的红菱是她颈上的珍珠;太湖美,水里的鱼虾如她乖巧的孩子。”
  不到两天的行程,走走停停,相比太湖的这份雅静,多少让人觉得太过于仓促,但太湖美的体验之旅没有终点,我想我还会再回来的。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