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铸辉煌

  

本报记者何邦阳
核心提要
  十年来,从衙前到上海再到临江,恒逸聚酯从无到有,依托自主创新,改写了中国乃至全球聚酯产业的发展历史。
  从当年投产之初在夹缝中起步,到而今成为民企合璧成长的典范,恒逸聚酯的成长历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民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不仅需要企业家开阔的眼界,更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魄力。
  回眸恒逸聚酯投产十周年,不仅有益于增强中国民营企业在瓶颈期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众多企业家如何在各自的行业中由跟跑者变成领先者,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在集团第四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启动之年,迎来了恒逸首条聚酯熔体直纺生产线胜利投产十周年。
  十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倏然一瞬,但对“永不止步、缔造辉煌”的恒逸人来说,却孕育着破茧成蝶的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破冰扬帆
  破冰扬帆,需要的不只是志气。历史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个时期,一场在东南亚爆发的金融风暴来势汹汹;这个时期,中国加入踏进WTO(世贸组织)的步伐明显加快。
  1997年3月,萧山最大的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成立了协会。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被一致推选为协会会长。
  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风暴在泰国爆发。不久,这场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业首当其冲遭受严重的打击。一些国有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不少个私纺织企业关门倒闭,萧山的纺织企业也大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在危机面前,谁灵活应变,谁就占得先机,谁就赢得未来。
  “作为会长,得首先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作为萧山纺织印染行业“领头雁”,在纺织业被业内外人士认为是“夕阳产业”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邱建林深感肩负的责任尤为重大。
  1998年7月,恒逸集团董事会审时度势,作出一项令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将尚在赢利之中的恒逸印染公司停业转产。
  “放弃一块业务并不丢什么面子,企业不思进取,发展不了,纳不了税,才是真正没面子的事。赢利的业务之所以放弃,是因为它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大战略。如果死保这一块,就意味着要放弃更大的发展机会!”
  邱建林认为放弃恒逸印染这块业务,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化纤。这,无论从全局看,还是从长远看,都极具价值。
  “因为从大的战略布局看,恒逸印染在整个集团中是劳动生产率最低、资金回报率最低的部分;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恒逸印染设备落后,劳动密集,所在的行业已进入衰退期,步履缓慢,在走下坡路。”
  放弃印染,成了恒逸集团实施大战略的一个转折点。由此,恒逸人迈开了破冰扬帆的艰辛旅程。“让中国悠久的纺织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再次闪烁耀眼的光芒!”在金融风暴的洗礼下,一份从未有过的历史责任感,在恒逸人的心头油然而生。
  邱建林董事长和方贤水总经理领导的决策团队眼睛向“上”,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纺织业的上游产品,时刻关注化纤行业信息,并潜心研究,积极寻求新的市场空间。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世界化纤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和装备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化纤行业在工艺装备国产化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了年产10万吨大型聚酯成套装置及配套直纺长丝设备国产化,我国化纤工业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化纤成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市场产领域之一。1998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510万吨,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当时,萧山、绍兴等地的加弹迅猛发展,恒逸的化纤加弹产能已经达到3万吨。
  另一方面,进口比例高达50%以上的化纤原料,越是往上游,越是受到瓶颈制约,大量需要进口;即使国内既有的生产力,也几乎都掌控在国有大企业的手中。资料统计,20世纪70年代前期,化纤原料聚酯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80年代,其产量高速增长地区转移到东亚地区,其中以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最为突出。到2001年为止,亚洲聚酯纤维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掌控化纤原料,已成国内有实力有远见纺织企业的共识。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后,切片纺项目如雨后春笋冒出。当时的恒逸也有个切片纺投资计划,只是到最后决策时被自己否决了。因为,决策者已把眼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下转5版)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