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累却无获的怪圈?

  

  如果你的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这些大米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
  有一天,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却不见有成长。这小徒弟内心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他忍不住来找师傅,说:“师傅,我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老禅师沉思了片刻,说:“你把平常化缘的钵拿过来。”
  小徒弟把钵取来,老禅师说:“好,把它放在这里吧,你再去给我拿几个核桃过来装满。”小徒弟不知师傅的用意,捧了一堆核桃进来。这十来个核桃一放到碗里,整个碗就都装满了。老禅师问:“你还能拿更多的核桃往碗里放吗?”
  “拿不了了,这碗已经满了,再放核桃进去就该往下滚了。”
  “哦,碗已经满了是吗?你再捧些大米过来。”
  小徒弟又捧来了一些大米,他沿着核桃的缝隙把大米倒进碗里,竟然又放了很多大米进去,一直放到都开始往外掉了,小徒弟才停了下来,突然间好像有所悟:“哦,原来碗刚才还没有满。”
  “那现在满了吗?”
  “现在满了。”
  “你再去取些水来。”
  小徒弟又去拿水,他拿了一瓢水往碗里倒,在少半碗水倒进去之后,这次连缝隙都被填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这次满了吗?”小徒弟看着碗满了,但却不敢回答。
  老禅师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老禅师又把盐化在水里,水一点儿都没溢出去。
  老禅师问他:“你说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到这里,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你可能会想:“这说明了时间只要挤挤总是会有的。”山谷里的小和尚也是这么回答的,不过呢,老禅师却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并不是我想要告诉你的。”
  接着老禅师又把碗里的那些东西倒回到了盆里,老禅师边倒边说:“刚才我们先放的是核桃,现在我们倒着来,看看会怎么样?”
  老禅师先放了一勺盐,往里倒水,倒满之后,再往碗里放大米的时候,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而当碗里装满了大米的时候,老禅师问小徒弟:“你看,现在碗里还能放得下核桃吗?”
  老禅师说:“如果你的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这些大米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
  每个人总是有和小和尚一般有“累却无获”的时候,如何才能走出这“忙,却没有成就”怪圈呢?要从哪里入手,怎么才能抓出成效?马克思告诉我们答案是从问题入手,早在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第137号刊论《集权问题》中提出:“正如一道代数方程式只要题目出得非常精确周密就能解出来一样,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问题就是实际,就是突破口,就是“有的放矢”的靶子,关键是要敢于正视当前问题,剖析问题。
  以问题为契,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做事原则。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就很难发现问题,甚至遇到问题也会视而不见。这里引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时代背景发生变化,但传递出的精神仍旧是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在动荡的年代敢于抗争、敢于牺牲的是勇士,在求突破求发展的今天,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承担的才是勇士。
  忙,忙在解决问题;忙,忙在解决简单问题;忙,忙在解决不是根本的问题。人往往喜欢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解决,难题永远放在最后。难题之所以称之为难题,是因为答案难以被找到,甚至没有答案。那要如何去寻找答案呢?我认为,问题中就包含回答问题的答案,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答案不是信手拈来的,不是直观的,是需要调查研究、思考论证,需要实践检验的。
  提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问题更需要研究。当然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同样是战胜对手,同样是独孤九剑,杨过解决问题就是重剑无锋,一剑下去问题崩碎,而令狐冲却是轻灵妖异,一笔一划一招一式打垮对手,这就是方法。两者战胜对手的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为练成绝世武功的苦心修炼、坚定意志却丝毫不差。
  结合工作实际,企业发展求突破,员工个人求发展,一要突出问题,准确把握整体态势;二要锁定目标,精准打击;三要总结经验,向未来迈进,这当中必不可少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态、坚定不移的意志。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