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林:挑战自我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上接1版)


    虽然我喜欢珍珠行业,工艺品也不会消亡,但它总归是个子行业,发展余地有限,很难做大,很难像鲁厂长一样实现“奋斗十年添个零”的惊人目标。改行,寻找新的创业梦想,开始在我的心中悄悄地萌发……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正如作家路遥在其成名作《人生》开篇语引用的这句话,人的一生总是在面临不同的选择,每一次或大或小的决定,都会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在改行这样的重要关头,更加需要审慎抉择。


扭亏厂长


    衙前所处的萧绍地区具有悠久的纺织历史,南宋时期就兴起了土纺土织业。1988年1月1日,萧山撤县设市,标志着萧山告别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道路,迈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台阶。这一年10月,绍兴柯桥轻纺市场正式开业,带动了周边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反复思考,我下定决心改行进入纺织行业,与人合伙购置了14台织布机,办起了萧山工艺布厂。

    正当我把布厂打理得顺风顺水,准备在纺织这个领域干出点名堂来的时候,镇党委书记上门找我谈话,说组织上有意让我去全镇亏损最严重的镇办企业——衙前丝绸化纤布厂担任副厂长,负责生产和销售工作。

    去救亏损企业,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自找麻烦?一些好心的亲友都劝我别犯傻,不要去冒这个没有必要的险。说实话,当时我心里也不是很有把握。可回头想想,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挑战自我的难得机会,便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重托。

    1989年2月,我走马上任衙前丝绸化纤布厂后,便对这家陷于瘫痪的工厂进行深入调研。厂里没有流动资金,已经有半年没发工资了,职工把厂里的棉纱偷拿回家织毛衣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试想,让这样的工厂起死回生,难度可想而知。

    救厂先救“人”。面对这个人心涣散的“烂摊子”,首先必须整顿思想,尽快恢复信心。人总是要吃饭的,没有工资,职工们吃什么?拖欠的工资总得想办法先发下去。我粗略测算了一下,全厂180多号人半年工资总共30万元左右。

    我从家里拿了5万元,和厂里另外两位领导一起,3个人凑了10万元,还缺的20万元就从信用社贷了款。凑齐了款项后,全厂职工大会立马召开,当场向职工们发放了工资。

    会上,我向大家讲清楚发工资的钱是怎么来的,慷慨激昂地说:“厂,是我们大家的厂,搞好搞不好,我们人人都有责任。只要树立信心,每个人尽心尽责,我们厂一定能够打赢翻身仗,一定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今天给大家发工资,一年后如果还继续亏损,我邱建林奖金工资一分都不要,现在拿出的5万元也一分都不要!”

    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厂长自掏腰包发工资,我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烧得职工们的心头热乎乎的,大家的工作热情一下子就鼓起来了。

    办厂光有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随后,我接连采取严肃厂纪厂规、加强内部管理、调整管理干部和公开选拔人才等举措,这“几把火”一把烧得比一把旺,一把烧得比一把更令人信服,空前激发了全体职工奋发向上的主人翁精神。

    很快,衙前丝绸化纤布厂的效益便扶摇直上。1990年,全厂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创利100多万元,成了全镇效益最好的企业,被评为萧山市一级工业企业。

    于是,我这个曾经的“养珠老大”,又博得了“扭亏厂长”的美誉。1991年7月10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就在我入党的第二个月,镇党委书记又一次找我谈话,郑重地向我宣布了组织决定,将我调至另外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办企业——萧山色织厂担任厂长。

    “人活在世上就应执着于事业,为家乡父老的富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国家的强大作出应有贡献!”面对组织再次寄予厚望,我顿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拼命三郎


    萧山色织厂设立于1983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创办的萧山县衙前公社针织厂。那时,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14名杭州市棉纺局系统干部职工子女跨过钱塘江,前来衙前公社插队落户。为了解决他们的劳动就业问题,杭州袜厂与衙前公社“厂社挂钩”,对口支援了几台手工织袜机,创办了针织厂,为杭州袜厂配套缝合袜口。

    当时,我大哥在衙前公社工作,代表公社参与针织厂的创办并出任首任厂长。他肯定不会想到,17年后这个几易产品、数经更名的厂子,接力棒传到了我这个小弟的手上。我也没想到,这一次的临危受命竟然成为我人生的巨大转折。

    由于历史原因,乡镇企业尽管戴上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在“夹缝求生”走向“阳光地带”的道路上依然遭遇诸多的坎坷。1989年,国家开始采取宏观紧缩政策,乡镇企业由此进入长达3年的调整治理阶段。加上企业自身经营不善,萧山色织厂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我是1991年8月18日到萧山色织厂赴任厂长的。根据衙前镇工业办公室提供的资产清查报告显示,色织厂当时年销售收入不到1000万元,职工200多名,总资产260万元,负债超过200万元,净资产还不到60万元,应收款坏账和库存贬值合计超过60万元,实际上已经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了。

    要把举步维艰的色织厂从倒闭的边缘上拉回来,谈何容易?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当年的我28岁,论经验也没比别人丰富多少,但是勇气还是很大的。我不知道前面到底有多艰苦,反正我有一颗赤子的心,有一条命可以去拼。

    作为一厂之长,我身先士卒,扑下身子,如同“拼命三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每一名职工。当时,厂里实行“三班倒”工作制,早上8点、下午4点、深夜0点是交接班时间。我在刚上任的几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一次在0点前下班;即便再困再累,早上也不迟于7点半到厂。

    艰苦创业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家的人生底色,对于我来说也不例外。我发扬“走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日夜想的干的都是如何使厂子尽快发展起来。一年到头,我难得有几餐饭与家人一起吃,难得有几个夜睡过安稳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狠抓内部管理、克服人浮于事的同时,我广泛搜集市场信息,一旦看准了畅销产品,便立马组织生产。1991年底,不到半年时间,萧山色织厂一举摘掉了“亏损帽”。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又一次得到大解放,让中国这艘航船再次行驶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航线中来。当时,整个社会投资激情涌动,房地产、股票和第三产业投资热潮席卷而来。面对一股股“热浪”,我却不赶“时髦”,认为既然选择了纺织业,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做大、做强、做精主业。

    没有投入,就没有发展;大发展就要有大投入,大投入才会促进大发展。为此,我本着“老厂办新厂、一厂办多厂”的发展方式,确定了“多方联合、规模发展”的经营方针。1993年前后,经过多方寻找资金、寻找项目、寻找合作伙伴,我们与中央党校和胜利油田两家单位的下属公司相继达成联营协议,合计筹资1400万元,着手筹建印染和化纤项目。


恒逸掌门


    项目筹建期间,为了打响品牌,我广泛征求意见,最终选定“恒逸”两个字作为公司名称和企业品牌。所谓“恒”者,意为“持之以恒”;“逸”者,盖因本人生肖属兔,乃取其字型,意为“超过一般”。“恒逸”,寓意为“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

    创业艰难百战多。筹建印染项目期间,设备极为紧俏,制造商收了设备款却迟迟发不出货。时不我待,我们不甘坐等设备而错失发展良机,大胆地采取了“拦截设备”的非常举动,从半路上将制造商发往其他公司装有印染设备的车辆“请”了进来。

    1993年2月,杭州恒逸印染公司开张营业。1993年5月,杭州恒逸化纤公司第一台加弹机投入生产。1993年6月,杭州恒逸实业总公司组建设立。当年,恒逸关联企业销售收入一下子就突破了亿元大关。

    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施行。10月18日,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成为《公司法》施行后浙江省首家省批企业集团。企业的合作机制由联营改成股份制,由我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随着形势的变化,乡镇企业体制弊端日益显现,越来越制约生产力的发展。1996年10月萧山市出台《关于今年第四季度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整体推进企业转制的工作意见》后,衙前镇成立企业转制工作领导小组,将恒逸集团列为首批转制企业。

    转制后,恒逸集团蜕变为民营企业,以我为代表的经营团队拥有了绝大多数的股份。作为大股东,我头上就像套了个“紧箍咒”,不断催促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企业生存之道。从此,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恒逸掌门”。

    1997年3月,萧山市纺织印染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召开,我又被推选为协会会长。身为行业“领头雁”,我的责任更重了。

    正当我踌躇满志地从国外引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之时,一场肇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突如其来,波及世界各地,对中国的纺织业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作为纺织行业的重地,萧山纺织企业也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时间,中国纺织行业“夕阳论”在业内外弥漫开来。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坚定地认为纺织行业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传统行业,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才会一代代相传下来。“让中国悠久的纺织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再次闪射耀眼的光芒!”当一条大幅标语在厂区醒目的位置赫然出现时,恒逸人心头升起了一份从未有过的历史责任感。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1998年6月下旬,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召集董事会全体成员开了一个关乎恒逸未来何去何从的“遵义会议”。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董事会作出了印染停业转产的重大决定,并对1996年制定的恒逸集团“一五”规划进行重新调整,确立了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战略上的进与退,不同于战术上的攻与守。在危机面前,谁能抢占先机,并能灵活应变,谁就是赢家。特别在行业萧条时期,企业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壮士断腕,这是何等的悲怆!一个苦心经营了整整5个年头尚在盈利中的厂子说关就关了,在恒逸集团内外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我认为,搞企业是一个长期行为,放弃印染如同“弃卒保车”,为保持和巩固企业的既有优势赢得了主动,成为恒逸集团实施大战略的重大转折点。此后,我便集中精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向产业上游拓展的逐梦征程。


开路先锋


    “服装→纺织面料→涤纶长丝/短纤→PET(聚酯)→PTA(精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PX(对二甲苯)→MX(混二甲苯)→石脑油→原油”,这是一条往上游延伸的完整化纤产业链。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越往产业上游,资本越密集,竞争越有优势,投资风险也越大。于是,我时刻关注着化纤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种信息,潜心进行研究,积极寻求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然而,往上游每走一步,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必定是难之又难的。因为这并非无人竞争的地带,先入为主者都不习惯自己既有领地突然闯入一个“麻烦制造者”。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步伐的日益加快,国家逐步放宽了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了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捕捉到了向上游进发的切入点。然而,我也深知如果单凭自身的发展积累,是难以拿出数以亿计的资金涉足上游产业的,必须抱团取暖,变对手为战友,化竞争者为合作者,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作为土生土长的萧山人,我深受钱塘江文化的浸润,造就了 “肯吃苦、争一流、不言败”的品格。我将“挑战自我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奉为座右铭,高举合作共赢大旗,敢为人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领全体恒逸人以开路先锋的气势,不畏艰险,破冰前行,谱写了一曲曲永争上游的奋进之歌:

    ——1999年9月,与兴惠化纤合作建设国内民营企业第一条聚酯熔体直纺生产线,于2001年5月胜利投产,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建设速度最快的新纪录。这一年,中国终于叩开了WTO的大门,萧山撤市设区,恒逸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首次位居萧山百强企业前三甲。作为主要承担单位完成实施的“年产20万吨聚酯四釜流程工艺和装备研发暨国产化聚酯装置系列化”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目前,恒逸聚酯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系全球首家。

    ——2002年10月,与荣盛集团携手在宁波经济开发区建设全国第一个纯民营PTA项目,于2005年3月成功投产,创造了世界PTA项目建设和开车史上工期最短的纪录。这一年,恒逸集团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跻身“百亿军团”行列。此后,为了提升定价PTA“话语权”,又相继北上大连、南下洋浦建设PTA项目,成为国内首家自主研发应用单套实际年产能达到200万吨的PTA工艺、工程技术企业。如今,恒逸参控股企业PTA年产能(含在建)达2200万吨,居全球第一。

    ——2011年12月,与中石化达成合作协议,成立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在杭州临江建设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CPL)项目,于2012年8月顺利实现全流程贯通。这是国内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CPL领域开展的首次合作项目,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成功合作的典范。随后,分两期进行扩能改造,并于2018年、2019年先后顺利完成,恒逸CPL年产能达40万吨。由此,恒逸集团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形成“涤纶+锦纶”双产业链驱动模式。

    ——2014年2月,与文莱达迈签署合资协议,在文莱大摩拉岛(PMB)分两期建设石油化工项目,其中一期项目年加工原油800万吨,于2019年11月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在全球石化行业中创造了千万吨级炼厂投料试车时间最短、过程最稳和安全环保业绩最优的新纪录。PMB项目列入首批“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被誉为中文两国旗舰合作项目,并写入中文两国联合声明,为中国石化产业走向国际化树立了新标杆。一期项目年生产150万吨PX、50万吨苯、565万吨油品和 60万吨液化石油气。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在恒逸集团从下(游)往上(游)、由轻(纺)到重(石化)的拓展历程中,我饱经风雨而不惑,坚守实业而无悔,终于打通了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一滴油+两根丝”双产业模式和“柱状型”产业布局,为推动改变中国乃至世界聚酯、PTA和石油化工产业格局贡献了恒逸力量。集团现拥有总资产1200多亿元,2020年首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前100名、连续16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50位。


乐学楷模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多少曾经显赫一时、辉煌无比的风云企业早已销声匿迹,恒逸集团这么多年来为何依然能够勇立潮头、奔竞不息?我想,这应该与作为“舵手”的我不为文凭而学习的求实精神不无关系吧!

    知识就是力量。或许是因为当年没机会念高中、上大学,我对知识的渴望尤为强烈,学习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我信奉“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在围垦劳动时一有空闲就捧起书本看看书,工作后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充电”,先后在浙江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深造,攻读了工商管理博士高级研修班系列课程。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老话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今,我年近花甲了,即便工作再怎么忙,每周阅读一本书的这个习惯仍然雷打不动。我想,正是因为我坚持学习,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创新思维,跟上知识经济的时代脚步,从而保证恒逸集团这些年没有在战略管理上出现重大失误,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人才是生产要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与全国众多乡镇企业一样,人才的匮乏成为恒逸在组建集团之初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还清晰地记得,1991年我接管萧山色织厂的时候,全厂职工最高学历是高中,所有的高中毕业职工坐在一起,连一桌都坐不满,有一半职工是文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此,在恒逸集团“一五”规划期间,我就把人才投资作为最优先的战略性投资,启动实施“1000万元人才工程”。对现在的恒逸集团来说,1000万元是个小数目,但在20多年前却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通过实施“1000万元人才工程”,集团高管送出去脱产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并采取“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式,花重金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同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在企业内部面向中基层管理人员开办企业管理专业证书班。由此,恒逸集团上下形成了“人才强企”共识,牢固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了“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机制。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之后发展过程中,我们灵活的用人机制和优厚的个人待遇,纷纷吸引全球范围内一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前来加盟,尽情施展个人的聪明才智。2003年12月,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恒逸集团,成为集聚高端人才、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至今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超过30名。2006年10月,第十三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告发布,恒逸集团技术中心光荣上榜,成为全国民营化纤生产企业首家被认定为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2019年4月,浙江大学—恒逸全球未来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在化工与新材料、生物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长期研发合作,促进人才、技术、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与互动,助推实现双方目标愿景。

    战略的执行需要人才的支撑。为此,我提出了以“提升现有的、引进特殊的、培养未来的”为目标的人才工作意见,开启了恒逸新蓝、潜蓝、蔚蓝、深蓝四大“蓝”系列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通过深化组织变革和团队建设,健全管理和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我在大胆启用年轻管理人才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国内外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并推动文莱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当地化工人才,为恒逸文莱PMB项目提供未来的工程师储备,为文莱化工产业发展培

养人才。

    “我年轻的时候,做梦都想上大学。现在成为大学校长,我做梦都没想过。”在2017年10月27日恒逸企业大学筹备典礼上,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恒逸企业大学下设领导力学院、恒才学院、产业学院和培训发展学院,建立了一整套培训工作体系。在我看来,恒逸集团董事长是我的法定职务,担任恒逸企业大学校长也是我分内的事。对于企业大学校长,我非常看重这个职务,也非常乐意担任这个职务,因为实现“百年恒逸”的梦想需要我身体力行,推动全体员工不断学习,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慈善大使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作为企业家,应当饮水思源,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在牢牢守住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和安全环保底线的同时,切实关爱员工,积极回报社会。无论是对内为员工办实事,还是对外为社会办好事,我认为都要保持低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决不能有沽名钓誉之心。

    发展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让我深感自豪的是,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恒逸集团旗下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实现整体资产上市,昔日濒临破产的镇办小厂发展成为如今阔步迈向世界的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员工从200多名增至22000多名,为社会安排了1000多名残疾人,解决了2000多名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每年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造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至今对外捐款赠物累计超过6亿元。

    关爱员工、善待员工,是企业应履行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为此,我坚持以人为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记得是2006年春节后吧,当时我出差在外,听说集团下属化纤公司发起了救治双职工患慢性肾炎女儿的捐款倡议,立即联系办公室负责人代为转交1万元爱心款。在我的带头下,治疗款短短几天时间就募集到位了。为了改善外来员工住宿条件,一幢幢多功能性、高智能化的恒逸公寓拔地而起,房内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了留得住优秀人才,先后推出了购房首付无息借款和发放住房补贴等举措。为了分享发展成果,连续推出了4期持股计划,直接受益员工超过8000人次。

    我认为,投资教育是把财产转化成财富的最好方式。进入21世纪之后,恒逸集团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进行“大手笔”捐赠就是从助力教育事业开始的。2002年9月,在萧山区启动“200万元爱心工程”,持续帮扶萧山区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学生;2003年7月,捐赠1000万元设立“东华大学恒逸奖助学金”,成为当时上海高校最大的助学金项目;2007年9月,捐赠1000万元设立“浙江大学恒逸基金”(后增至4000万元),并于2017年12月追加捐赠1亿元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恒逸卓越发展基金”,助推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1月,捐赠1亿元设立“杭州师范大学恒逸邱建林基金”,助力杭州师范大学人才发展与科研培育;2020年8月,响应国家加强东西部协作号召,向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捐赠3000万元建设弘德希望学校,支持中国西部教育。

    在捐赠支持教育事业的同时,我主动对接慈善机构,先后在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和杭州市萧山区慈善总会设立1亿元留本冠名基金;支持行业进步,向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500万元,捐资1600万元设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每年积极参与春风行动、联乡结村等扶贫帮困活动,还曾捐款500万元支援汶川震区灾后重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向文莱卫生部捐赠100万美元抗疫物资,促进中文两国人民在携手抗疫中加深感情,展现了中文两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友好情谊。

    恒逸集团热心公益慈善的具体行动,在全体员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的每年一度的集体无偿献血活动,成为恒逸人一张独特的公益名片。作为萧山区夏季无偿献血的“主力军”,我们于2011年在浙江省企业当中率先设立“无偿献血日”,每年8月份第一个星期三,都有300多名恒逸人不顾天气炎热,纷纷从萧山区内各企业赶来献血。19年来,恒逸萧山企业约有5000人次献血130万毫升。而今,恒逸国内其他企业以及文莱公司员工均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伸出手臂献爱心。


    2019年11月19日,曾获萧山“慈善大使”称号的我又获得了一个荣誉,被授予浙江省公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浙江慈善奖”个人捐赠奖。我将以这个荣誉为鞭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造福桑梓,回报社会”作为不变的承诺,在公益慈善之路上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入党30周年和正式参加工作40周年。我是农民的儿子,也被人叫做农民企业家。我非常庆幸自己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有机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回望奋斗来时路,每一次山重水复,每一次峰回路转,我都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在永争上游的逐梦征程中,始终秉承“永不止步,缔造辉煌”的恒逸精神,感受着挑战自我的无比幸福。

    恒道酬勤,逸志高远。迈入新时代,恒逸人牢记使命,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向着“建百年长青基业,立世界名企之林”的恒逸梦昂扬进发。2021年,是恒逸集团“六五”规划开局之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为更好地实现“上下游协同、境内外联动、软硬件配套”,恒逸集团按照“总部+科研+基地”三位一体的模式,绘就了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形成了以创建1个平台、设立2个中心和打造6大基地为主要内容的“126”战略实施方案。

    作为恒逸的班长,我也是恒逸的一名战士,我早把恒逸事业视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我将在有生之年倾尽心血,带领全体恒逸人践行“重务实、敢担当、善超越、乐分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只争朝夕再出发,不负韶华共奋进,坚定不移地朝着到2024年恒逸建企50周年时进入世界500强前300名、2044年恒逸组建集团50周年时成为国际一流石化产业集团之一的“两个五十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韩逸轩 整理编撰)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ICP备05085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