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逸文莱石化项目建设纪实

    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东北角,蔚蓝的海湾里静卧着大摩拉岛。在中国恒逸石化和文莱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在这个小岛上加速崛起,蓄势待发。恒逸文莱大摩拉岛石油化工项目(以下简称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的重大项目之一,更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誉为两国“旗舰合作项目”。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句话正是中文双方,全力推进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的生动写照。


天下为公行大道

两国凝心汇共识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2000多年前,黄沙漫天,驼铃悠扬,我们的先人踏出了一条沟通亚欧大陆的商贸之路,成就了一段彪炳史册的传奇。

    2013年秋天,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之路,是促进各国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一经面世,就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文莱国名寓意“和平之邦”。这颗“婆罗洲的闪亮明珠”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南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接壤,并被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林梦地区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是一个崇尚君权的伊斯兰古国。

    雄伟的伊斯兰建筑、金光闪闪的皇宫、架在水上的传统村落、丛林长屋中的欢声笑语、清晨的祈祷诵经……踏上文莱的那一刻,一股浓郁的马来气息扑面而来,是崇敬,是宁静,更充满着迷人的一面。这个“袖珍小国”总人口仅42万,不及我国的一个中等县,面积还没有上海大,却因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文莱经济结构单一,油气产业是其唯一经济支柱。文莱是高福利国家,为其公民提供终身福利,包括零赋税、住房补贴以及免费教育和医保,但最近文莱不得不削减了一些福利。由于油气产量下降、国际原油价格下滑,文莱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在文莱,大多数人希望在政府、国有企业或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找到工作,但如今这三个部门都受到了影响,青年失业率持续走高,目前高达10%。

    “狼来了”的呼声一声紧似一声,引起文莱上下关注。2008年1月,文莱政府宣布启动“2035宏愿”,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并规划各类产业园区,加快经济多元化步伐。

    1.“一带一路”对接“2035宏愿”

    中国与文莱的交往可谓源远流长。根据史料记载,两国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宋代以后商业和文化往来日益频繁,到了明代,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到最高峰。

    在斯里巴加湾市的海事博物馆珍藏着一艘古代沉船,沉船上整理出的文物有三分之一是中国青花瓷。亲眼看到这些展品,不禁令人感慨:几百年前的海上丝路是何等繁盛。专家推断,这是前往文莱进行贸易时遭遇海难而沉没的中国明代商船。

    在斯里巴加湾市,还有一条被称为“王总兵路”的街道。这是为了纪念与文莱有密切关系的伟大航海家王景泓,他是郑和的副将。

    同一时期,历史的镜头再跳转至中国。明永乐年间,当时文莱(古称浡泥)第二任国王苏丹麻那惹加那乃率庞大代表团到访南京,不幸在南京因病辞世,留下“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明成祖朱棣以王礼将其厚葬于南京。

    斯里巴加湾市的古代沉船和“王总兵路”,中国南京市的浡泥国王墓,都见证了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

    时光流淌千年,不改丝路之缘。1991年,中国同文莱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绵延千年的“前缘”得以重续。2013年,中文两国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层级。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既可助力文莱经济多元化发展,也可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与旅游领域的合作。

    2.两国旗舰合作项目将于今年投产

    当前,中文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文双方加强战略对接,不断发掘新的合作增长点,逐步从传统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大到金融、物流、油气等诸多领域。中国已成为文莱最大进口来源国,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文莱投资兴业。

    宁静的文莱湾上,一条如白色巨龙般的跨海大桥将大摩拉岛与陆地连接在一起。陆地这边,是熙熙攘攘的码头;而在另一边的大摩拉岛上,中国企业恒逸石化正在修建一座现代化炼油厂。

    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是恒逸石化与文莱政府共同合作的项目,其中恒逸持股70%,文莱财政部旗下主权基金持股30%。项目一期占地375公顷,投资34.5亿美金。项目规划炼油年产能800万吨,包括年生产近600万吨汽柴煤油品、150万吨芳烃、50万吨苯,将帮助文莱优化采油、炼油到出口石化产品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提质升级,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经逐步进入尾声,已经在2019年第二季度进入投料试车,第三季度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是2013年4月文莱苏丹访华的成果之一。作为首批列入“一带一路”的重点建设项目,首个全面执行中国标准的海外石化项目,文莱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直接投资项目,该项目受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成为文莱举国瞩目的焦点,也备受外界政商关注。

    2017年9月12日,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文莱苏丹视察恒逸展会,强调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是目前文莱最重要的投资项目。文莱政府还专门成立项目指导委员会,牵头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2018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3年后再次到访文莱,并将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写进《联合声明》。


众人拾柴火焰高

披荆斩棘克艰难

    

    1.一个被遗忘的荒凉岛屿

    很难想象,九年前的大摩拉岛还是满眼的荒凉与落寞,岛上沼泽遍布,灌木丛生,孤悬于烟波浩渺的海面上,为世人所遗忘。这个孤岛曾经是进口牛羊活畜的检疫区和野战部队训练点。再上溯历史,二战期间,曾被日军占领和驻军。

    “如果不是因为恒逸,我都不知道在文莱还有这么一个岛屿。”在一群皮肤黝黑的文莱员工中,23岁的钟明芳显得有些不同,肤色偏黄,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是在文莱长大的第三代华人,毕业于文莱大学,去年6月上岛工作。

    当地附近的文莱人,生活在大摩拉岛附近,一直都是靠出海捕虾为生,以前每天就在岛附近捕虾,从来没有上去过,他们不敢想象在这个荒岛上,今天会有那么多大型罐器设备,这是近年看到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也吸引了他们参与到项目建设中,让年轻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当地的人都非常珍惜。在岛上,中国人勤劳、肯干的精神也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岛上的每一个人。

    “刚上岛的时候,感觉被骗了,这不是开玩笑嘛,怎么可能在这里建炼油厂,就是个不毛之地嘛。”上岛比登月还难,大摩拉岛大桥还没有建成的时候,六七个人挤在一艘小船里,要坐20分钟左右才能到岛上。有一年连续几天刮大风,所有人被困在岛上出不去,没吃没喝,后来趁风小一点冒险出去,还差点在海上翻了船。岛上植被非常茂密且有许多沼泽地,一踩下去就没腰了,拔也拔不出来,每天就是和鳄鱼为伍,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害怕。刚开始施工时,条件异常艰苦,每天都要自带快餐和矿泉水上岛,烈日暴晒下,到了中午,饭都馊了。岛上还有非常毒的沙滩苍蝇,很多人被咬过,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腿就会肿的像猪腿一样。

    2.昔日“荒岛”变身生态绿岛

    曾一度有传闻称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停滞数年。而事实是,从2012年第一次上岛至今,为了把一个沼泽遍地的荒岛开垦成为环境友好、配套齐全的产业基地,恒逸一直在默默耕耘。在国内,政府会将土地处理好,也就是常说的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企业只要进驻就可以开始运作。而文莱因为工业基础较薄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些植被和淤泥都清掉,吹砂回填并将土地垫高,然后还要经过强夯,最后土地才能够作为工业用地使用。通过清表、吹填、打桩、强夯等一系列工作,恒逸为文莱拓展了100多公顷陆地国土面积。

    大摩拉岛上栖息着许多被列入保护名单的珍稀动植物。在项目建设前,恒逸与文莱环保部门、专业顾问公司和文莱大学一起调查研究,指定周全的迁移方案,将这些珍稀动植物迁移到合适地点。仅猪笼草就迁移了1000多株,更别提岛上的蟒蛇、蜥蜴、鳄鱼等。而当时参与清理工作的只有140多人,工作量相当大。恒逸还在该岛四周布设了6个环境监测点,每天报告数据。为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本来三四个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恒逸花了十几个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文莱被日本侵略占领,日本人在大摩拉岛东侧驻扎阵营。1945年,同盟国在解放文莱的时候,对这里进行了密集空袭,那些遗留下来的炸弹已经在这座岛上沉睡了数十年。2012年11月23日,在岛上施工时,发现挖出的泥土里有个形状奇怪的铁疙瘩,扒开泥土一看竟是一枚炸弹。这是发现的第一枚炸弹,因为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当时就联系了文莱警察和军队,一直处理到凌晨4点钟。项目有专业的HSE工程师,专门处置安全有关问题。恒逸在岛上前后发现各类型的炸弹一共53枚,最重的达118千克,全部由文莱政府聘请新加坡专业排爆机构在岛内引爆。每次引爆的时候,都会升起一团小型“蘑菇云”。

    在清表过程中,岛上还发现了一个皇家墓地和一个附近村民的墓地。由于独特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原因,文莱宗教色彩和马来民族传统较浓厚,伊斯兰教神圣不可侵犯。为了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恒逸请了当地建筑公司做了墓地保护,还请了阿訇(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对亡灵进行安抚。每年斋月期间,恒逸都会专门派车接送前来祭祖的附近村民,方便他们上下岛。

    3.“中国力量”在这座岛创造了奇迹

    “中国方案”勾画发展蓝图,“中国行动”彰显大国担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的曙光下熠熠生辉。

    施工现场,项目一期工程已见雏形,炼塔林立、管廊交错、油罐成群,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来自不同国家的一万多名施工人员正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日夜劳作。“中国企业非常了不起!从当初的荒岛,到现在初具规模的石化生产基地,我们这里的变化堪称奇迹!”

    为了保证国际竞争力,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引进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单系列芳烃装置和全球第六套灵活焦化工艺装置,通过科学管理、严密组织,创造了不逊于中国国内同类项目建设速度的奇迹。“中国智慧”和“中国质量”为这个水比油贵的东南亚邻国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

    这是文莱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项目。也是中国人的项目,必须要把它建好。整个项目采用的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比如重整芳烃、加氢裂化用的就是霍尼韦尔UOP的工艺包。同时,也采用了先进的国产化技术,比如柴油液相加氢技术,除了能够满足生产欧五标准的柴油,还能降低运行成本。

    “中国技术”为文莱注入加速度,而“中国精神”则为两国勾画出圆梦路径。

    在文莱的施工难度很大,雨季暴雨随时可下,当你顶着暴晒作业,觉得一切安全措施都做到位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就能将所有防线冲垮。大摩拉岛上紫外线极强,除了全套安全服、劳保鞋外,大家还尽可能地用围巾包裹住脖子和脸,然而这身安全“装扮”在高温下令人汗流浃背,甚至晒得脱皮。白天烈日当头,暴雨无处躲闪,与恶劣环境的“战斗”只是建设者们的工作日常。

    另外,建筑资源十分稀缺,给施工带来诸多阻碍。一个小小的螺丝杆需要去马来西亚进口。加工一些特殊构件,要运到新加坡。拌混凝土用的砂石也要从别的国家进口,算上入关清关的时间,最快10天才能到货。施工淡水紧张时期,甚至要直接从临近的马来西亚林梦地区用船只进口淡水。在国内,这些都是分分钟能解决的事情,而在文莱都没有,等待物资这个过程很痛苦。

    2017年3月,当打下第一根桩的时候,建设者们真的是百感交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为了如期完工,大家每天自愿加班,经常工作到半夜,打造“中国名片”是建设者自觉的责任。有的项目工程师,已经连续三个春节没有回家,因为要选择最佳观测时间,经常五点多就起床,晚上工作到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为了这个项目,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外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有六家主承包商,分别是中机国能、中化二建、中化三建、南京南化建、镇海石化工程以及中建安装。此外,还有中国外运、中远海运、上海三航奔腾等多家分包商参与到项目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央企、国企、民企优势互补,抱团出海,助推中国优势、优质产能输出,也让“走出去”的步伐变得更坚定。

    海外艰苦的征程令这些背井离乡的中国建设者们,心中五味杂陈,一面是离家的不舍,另一面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满腔热忱,他们毅然决然地坚持着。

    2019年5月2日,首船原油进入厂区储罐,标志着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试运行阶段。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大家流下了眼泪,抒发着为事业付出的辛勤情感!大家坚信恒逸团队有信心、有能力,建好运行好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树立恒逸人、中国人的品牌和形象。

    4.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曾经,它是一座人迹罕至的荒岛;如今,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岛上大部分为中方员工,此外还有文莱本地员工以及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等国的员工。大家虽然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却在这里成为了最亲密的家人。

    在岛上,一辆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整齐排列。为了提高岛上员工上下班效率,公司采购了上千辆自行车,分好几批从国内到。文莱人出行基本靠汽车,大部分人不会骑自行车,马路上基本没有非机动车道。虽然大家有点语言障碍,但是大家还是一遍一遍手把手地学习骑车,时间长了,好多人都会骑了。

    为了解决语言障碍,实现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目标,恒逸还专门为中国籍运营人员开设了英语培训班,分阶段对全体中方员工进行语言培训并考核。首批人员已经完成了初级英语学习,培训学校的反馈不错。外方人员也经常说,中国同事对我们很友善、很有礼貌,所以特别想学习中文。

    岛上还悄然发生着一些浪漫的爱情故事。一个东北大小伙,三年前因为这个项目,与到浙大学习的文莱姑娘相识相知。今年1月,他们在文莱喜结良缘,决定一起为两国梦想奋斗。

    在岛上,没有国籍之分,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彼此心领神会。不同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偶尔在岛上打篮球,偶尔去周边森林公园爬山,大家手牵得越来越紧,心也贴得越来越近。当夜幕降临,围坐在一起,一起在岛上看个露天电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像一家人一样幸福生活,一起感受文莱虔诚的宁静。


倾听世界的声音

不负期待与时行

    

    1.在海天碧水间结伴齐飞

    文莱是中国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文莱关系。尽管中文两国在国土面积、人口规模、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双方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密切合作。目前,两国正在成为大小国家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典范。

    文莱,一个漂在石油上的国家,近年来因为石油产量和油价双双下降而经济捉襟见肘,中国投资则为这个国家带来新的机遇,相信有了中国的先进技术、经验和资金支持,结合文莱的发展意愿和自身优势,文莱或将告别对石油的高度依赖,真正走出一条靠勤劳智慧再致富的经济之路。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作为文莱近年来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将为文莱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景注入强劲动力。

    荷兰壳牌集团是最早进入文莱的外资公司,一直控制着文莱石油行业的命脉。不过,这与恒逸在文莱的发展并不矛盾。因为壳牌主要从事上游的勘探开发,包括原油及天然气的开采,而恒逸在这里发展的主要是石化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即炼油化工、石油化工深加工。恒逸和这些当地上游企业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把文莱西部壳牌开采的原油,直接运送到东侧大 ,无论从物流成本还是运输时间的角度,都是优化的组合。

   早在2012年,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便与文莱壳牌石油公司签署了有关PMB石化项目的《原油供应协议》。双方约定,文莱壳牌向恒逸文莱实业每年供应2007.5万桶(约合275万吨)原油,每批供应数量在30万-60万桶之间,供应年限为15 年,到期前双方另行协商延长有效期限。文莱壳牌是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文莱政府按50:50出资比例组建的合资公司。

    2.实力圈粉赢得各方信任

    此前,中国企业承建的项目,很多都参照欧美的行业标准。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是按中国石化行业标准走出去的,从设计、采购到制造、施工全部执行中国标准,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也将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推广到世界。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石化企业,难免会引来各方质疑。对于已经习惯了欧美标准的文莱能源局来说,刚开始时并不认可中国标准。从2013年到2015年,恒逸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聘请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对拟应用到炼厂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所有相关的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开展深度比较,通过大量会议沟通,来证明中国标准是可行的、安全的。

    在石化工程设计领域,目前中国标准已相当成熟与可靠,某些方面甚至优于欧美标准。更重要的是,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项目,能够有力推动国内优质产能、优势装备的输出。

1640309797954298.jpg

2019年11月3日,经过全面调试、联运和平稳运行,恒逸文莱项目实现工厂全流程打通和全面投产,顺利产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PX、苯等产品,标志着恒逸文莱项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

(下转3版)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ICP备05085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