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强人才“储备库” 恒逸国际化校企联合培养项目迎来十周年

1698648327238067.jpg


    自2014年以来,恒逸集团与浙江大学、文莱大学以“校校企”合作模式,在文莱大学开设“恒逸石油化工人才班”,由文莱大学负责学员前期基础课程教学,浙江大学负责学员在华期间专业课程学习,恒逸集团负责落实学生工厂实习并在培养结束后提供就业机会。

    该项目为恒逸文莱项目提供了未来的工程师储备,也为文莱化工产业发展培养人才,实现人才本地化。

    该班文莱学生完成所有学习环节后不仅能被授予文莱大学学士学位,浙江大学也将会出具其在浙大的留学证明。同时,由恒逸集团设立的“浙江大学恒逸国际交流基金”将资助“恒逸石油化工人才班”的文莱学生在浙江大学专业学习以及在工厂实习的相关费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10月21日,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文莱班班主任徐国华副教授带领该项目第10期30名学生到恒逸开展认知实习活动。

    这些学生顺利通过前期笔试、面试选拨,于2023年2月20日与恒逸文莱公司正式签订奖学金协议,2月21日前往浙江大学开始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其中包括此次到恒逸开展“实景式”认知实习。

    为了帮助文莱学生深入了解恒逸完整产业链,实习活动由参观恒逸聚酯工厂开始。恒逸聚合物公司安排专人带领大家参观生产现场,各车间资深工程师针对生产工艺及设备作了详细介绍,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在集团总部举行的交流会上,恒逸石化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薛丽莉、文莱炼化项目装置负责人陈孟春、炼油工艺主任工程师张良军作交流发言。

    会议伊始,薛丽莉向大家介绍了集团和炼化项目的概况,以及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对于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关注,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文莱大学化工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现状和规划、恒逸的人才培养计划等。

两位文莱炼化项目的工程师也对二期项目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疫情期间,文莱班学生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学习,3年后,他们重新回到浙大校区接受学习,多了一份激动和期待。

    文莱班学生代表对于此次在浙江大学的学习生活进行了分享。他们表示,通过浙大课程安排学习了很多化工领域相关的必要知识;通过恒逸工厂的实习活动,感受了恒逸的企业文化,同时也让理论得到了实践,收到了很多工程师分享的经验技巧。

    交流会上,同学们基于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以及未来在恒逸的就业方向与参会领导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本次交流也让我们对于联合培养3.0阶段有了更多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伴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浙江大学-文莱大学-恒逸化工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从2014年至今,也已走过了10年。在这10年间,共培养了167名文莱学生,有117人已经入职恒逸文莱公司,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勤劳奋进。

    恒逸将一如既往支持、鼓励他们提高技能,增强本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恒逸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文莱投资建厂的同时,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互利共赢、互联互通作用,与文莱大学和浙江大学强强联合,共同培养高质量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文莱本地人才,为企业发展和文莱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新的五年即将开启,“浙江大学—文莱大学化工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将带着友好与发展的初心,继续出发。(陆瑶 张维)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ICP备05085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