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逸路同行——恒逸人司龄故事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相信在过去的一年中,恒逸的小伙伴们在历练中成长,在积累中沉淀,无论是初来乍到的新人,还是久经世故的资深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恒逸故事”。
入司一周年——恒逸高新 许海鹏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许海鹏从2022年毕业加入恒逸高新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在聚合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有汗水,有努力,有失误,有激励,有挫折,有陪伴,收获颇丰,感悟颇深。
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次任务都要跟踪到位,从最普通却又最暴露问题的现场巡检和每日定期作业,到最复杂又最需要心细的中控参数调节和曲线分析,他体会到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师傅们的教诲,更有在岗位上该承担的责任。
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身于工作,跟随老师傅们学习工作处理,技能提升是一方面,积累经验也是重中之重。每次学会新的操作,更深入了解一台设备,甚至是一次失误,都是对他极大的丰富。
一个良好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团队,在与同事们的相互磨合中,许海鹏面对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入司三周年——恒逸研究院 林王旻
“困难面前,勇于亮剑。”
2020年7月,林王旻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直接加入了恒逸研究院,现任恒逸研究院过程开发所研发高级工程师岗位,主要负责过程开发、系统集成和分析、流程优化工作。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助力恒逸研究院开发的新材料、新工艺向产业化落地推进。
入职的三年里,每一个新的化工过程的开发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在工作中,时常会碰到诸如基础物性无参考、新操作单元缺少经验、分析测试手段匮乏、前人文献资料有瑕疵谬误等问题。林王旻在实际开发工作中,遇到问题勇于亮剑,持续进行调研交流,对获取信息仔细甄别,遇到困难抽丝剥茧,善用现有资源曲线救国,确保开发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易操作性。中试装置现场经常能看到林王旻的身影,他紧跟装置的每一次开车试验、每一次工艺改进、每一个关键设备优化。夜深人静的晚上,林王旻经常坐在办公室计算数据。由他参与的项目——“2000吨/年双氧水(35%)中试项目”、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40万吨/年双氧水(35%)装置开发项目”也在持续稳步推进中。
“恒逸为我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专业精神的工作环境,从新入职时的新蓝计划到日常组织的学术讲座和内部培训,使我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这种支持和鼓励让我感到自己的价值被重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动力。”林王旻如是感叹。一个大的平台能发挥员工所长,与谁同行比要自己去的远方更重要。
入司六周年——嘉兴逸鹏 王永生
“沉积于术,专注于行,择一事,专一心,终一生。”
今年是王永生在恒逸的第六个年头,自大学毕业以来他就积极投身化纤行业,先后参与了20万吨熔体直纺超亮光项目建设(国内首套)、安装、开车工作,相继主导开发了粗旦雪尼尔纱、有光钻石纱、细旦多孔、复合丝等诸多产品,从工艺员到工程师,如今他已是纺丝部副经理。一路走来,他最大的感慨是沉积于术,专注于行,搞工艺只有不断尝试,一丝不苟,没有任何捷径。
2017年加入恒逸,他主持完成了嘉兴逸鹏熔体直纺25万吨三套熔体直纺项目建设开车工作,成功开发出了在线添加色丝、中强丝、短纤涡流纺、短纤水刺、全消光、大有光等系列差别化产品,引领了行业差别化产品技术水平,并将产品推向以海宁为主的高品质高速经编市场。
2020年他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以进一步提升品质为目的的精品线计划。2021年5-6月份AA率创造了最高历史记录97.9%,在行业中品质排名达到了前三的水平。2021年,他攻坚完成了25万吨i-BOX生产线提升AA率、降低废丝消耗攻关的专项QC项目,AA率由95%提升至97.9%,废丝单耗从15公斤/吨降至10公斤/吨,关键技术指标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后道织造用途大规模应用,净增加直接经济收益250.14万,获得了恒逸集团202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切片纺到熔体直纺,接触到了不同时期顶级的化纤设备装置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投产,熟练掌握了化纤行业的最新技术,他最大的感受是立足岗位,坚持坚守,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择一事,专一心,终一生。(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