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恒逸

     (上接2版)

    2014 年 1 月,邱奕博去了中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我在中石化就是一名普通员工,无论在华北分公司还是华东分公司,没有人知道我是邱建林的儿子。”邱奕博说。

    

    接班人说:

    我在中石化干了大概 3 年半的时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相当于我在“社会大学”又读了一个研究生学历。这为我之后进入恒逸集团打好了基础。(邱奕博)

    

    2014 年 12 月的某一天,邱奕博接到父亲的电话。

    “这一天终于到了!”2015 年元旦过后,邱奕博来到恒逸集团总部上班。

    对待独子,邱建林极力避免拔苗助长。邱奕博并没有空降为高管,而是从一名中层管理者做起。

    他被派到恒逸集团控股的上市企业——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逸石化),担任投资管理部经理,着手接触恒逸集团的大小项目,了解公司战略以及投资项目的管理思路、管理流程。

    在此期间,邱建林基于恒逸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决定启动恒逸石化核心领导层的新老交替进程,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5 年 4 月 29 日,邱建林辞去恒逸石化董事长、董事职务,邱奕博被选举为恒逸石化董事、副董事长,并经同年 5 月 15 日召开的恒逸石化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这标志着恒逸集团传承接力拉开了序幕,邱奕博也由此逐步成为恒逸石化高管层的领军者。

    

    接班人说:

    父亲从来没有跟我明确说过什么,但他总是在出席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时候把我带在身边,我就竖起耳朵听、睁大眼睛看!(邱奕博)

    

    在谈及父亲对自己的培养方式及接班问题时,邱奕博把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培养方式称为耳濡目染式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2 年到 2017 年间,因为整体市场低迷,聚酯产业企业面临亏损,数十家曾经的聚酯产业龙头企业折戟。邱建林瞄准了国内化纤行业整体大洗牌的绝佳时机,带领邱奕博创新“资本 + 并购 + 整合”的应用方式,先后整合了 7 个项目。这些企业在被收购后,又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复产,产能合计达 400 万吨,恒逸集团迅速跃升为中国聚酯产业龙头企业。    

    

    创始人说:

    高手过招时,谁勇敢尝试,谁注重创新,谁就早得益,谁就掌握主动!(邱建林)

    

    在这场化纤改革浪潮中,邱奕博对父亲讲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与直观的体验。 


    接班人说:

    商场如战场,唯有在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能险胜,智慧与勇气缺一不可。(邱奕博)


    邱奕博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入职恒逸集团 5 年后,邱奕博于 2020 年 1 月被选举为恒逸石化董事长,并于同年 9 月兼任恒逸石化总裁。


    02登上大舞台“领证”


    巧合的是,父子俩生肖都属兔,经历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邱奕博是 2015年 28 岁时进的恒逸集团;而 1991 年邱建林赴任萧山色织厂厂长时,也刚好是28 岁。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邱建林 34 岁;而邱奕博也是在与父亲差不多的年纪时,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有了平时父亲的言传身教与主导参与多个大项目的历练,邱奕博临危不惧、迎难而上。

    2021 年,恒逸石化实现年营业收入 1296.67 亿元,同比增长 50.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33.78 亿元,同比增长 9.97%。

    2021 年 10 月 19 日,是一个让邱奕博深刻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代表恒逸集团首次登上《财富》世界 500 强峰会舞台“领证”。“85 后”邱奕博平时不喜西装革履的打扮,更喜欢时尚潮流的运动休闲服饰,但是那天,他郑重其事地穿上了西装,还打上了领带。那天的他显得非常激动,候场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一天我们等了很久,终于等来了!”

    邱建林带领恒逸人艰苦奋斗几十年,终于让恒逸集团登上“世界 500 强”榜单,而如何让恒逸集团一步步朝着更前面的位置迈进,则是邱奕博未来的重任。

    他想,这也许是父亲让他上台领奖的初衷,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鞭策。


    03创新道上“同路人”


    “科技创新”是邱建林长期坚持的战略,而如何推动恒逸集团从“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转型,是萦绕在邱奕博心中的一个问题。

    他深信,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他和父亲没有退路,因为这是恒逸集团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

    谈及对科技创新的态度时,邱建林经常会说“屡败屡战”,如今这个词也成了邱奕博常挂在嘴边的成语。邱奕博不含糊、不犹豫,信念坚定地选择与父亲并肩战斗。

    邱建林曾多次讲过,科技创新这条路充满着荆棘,也充满着未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他认为,只有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长期不懈地坚持投入和脚踏实地,才有可能迎来曙光,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恒逸集团于 2002 年设立研发中心,2018 年成立恒逸研究院,2022 年恒逸全球创新中心揭牌运营。一路走来,无论面临的困难有多巨大、挑战有多严峻,邱建林都积极倡导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都始终保持着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

    邱奕博表示,作为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恒逸集团既有能力更有责任去承担创新风险,去引领产业生态构建,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恒逸研究院是恒逸集团“十年百亿”科技创新投资计划实施主体,致力于绿色化学品及先进材料的研发,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浙江大学—恒逸全球未来先进技术研究院、东华大学—恒逸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围绕“一滴油、两根丝”的产业结构承担全产业研发任务,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和解决国外“卡脖子”难题。恒逸研究院部分产品为国内独有,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企业研究院、CNAS 认证实验室、纺织行业绿色环保型聚酯及纤维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重要资质,并承担 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 项浙江省研发攻关项目和 4 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荣获 2021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在今年萧山“新春第一会”上,邱建林代表恒逸集团登台发言,谈及他的一个希望。他说他今年 61 岁了,希望创新对恒逸的贡献“三年小见效、五年中见效、十年大见效”,希望到他 70 岁时恒逸能够成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

    邱建林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绝非易事,光靠我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努力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它需要恒逸上下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需要全体研发人员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艰辛付出。

    父子俩坚持把人才投资作为最优先的战略性投资,恒逸集团将科技创新列为头号“生命工程”,毫不动摇地落实“十年百亿”科研投资计划。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战略合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大创新”和“微创新”并驾齐驱,助推恒逸全球创新中心步入正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对主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成为全行业技术引领者。

    在 2022 年衙前镇“两新党建,点燃衙前共富‘红色引擎’”专场研学活动中,邱奕博作了题为《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演讲,将父辈企业家的人才观进行了全新升级。

    他深知,只有全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才能实现“做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集团之一”这一企业愿景。

    在新时代,工作是企业与员工的双向选择与双向奔赴,而“同路人”是邱奕博一直秉持的留住人才理念。

    恒逸集团是行业内首家推行股权激励的企业,特别是邱奕博主导的员工持股计划已成为一项常态化激励机制,现已实施六期员工持股,投入总额达 60 亿元,直接受益员工超过 1 万人次。


    接班人说:

    让员工工作有奔头、生活有保障,让他们愿意来,更愿意留,这是我们对共同富裕最真诚的理解和最接地气的实践!(邱奕博)


    在邱奕博看来,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可以让优秀人才充分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04担当亦有传承


    通过长期沉淀与积累,恒逸人共同创造了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恒逸集团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邱建林带领团队提炼并形成的“重务实、敢担当、善超越、乐分享”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恒逸人的指导思想。

    邱奕博持续推动核心价值观等重要企业文化理念在“建百年长青基业,立世界名企之林”的征程中发挥巨大的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其能量渗透到企业的目标、战略、品牌、政策、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动中,反映到每个成员、每个产品上,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使恒逸集团作为一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全球竞技的舞台上更具竞争力,实现“打造百年恒逸”的目标。


    接班人说:

    恒逸集团人才济济、卧虎藏龙,我希望员工们永葆青春心态,丰富业余生活,增强凝聚力。(邱奕博)


    学生时代,邱奕博就喜爱足球运动。他鼓励企业组建足球协会、篮球协会这类学校中常见的社团组织,推动成立恒逸集团社团联合会,并亲任名誉主席。

    早在 2002 年,邱奕博 15 岁的时候,恒逸集团就在萧山启动了“200 万元爱心工程”,开启了“大手笔”捐赠之路。

    邱建林“造福桑梓、回报社会”的情怀,深深感染了邱奕博。2021 年 5 月15 日晚,邱奕博亮相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的《关爱平安》栏目。“作为一家从杭州本土走向世界的企业,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平安杭州的建设。”他首次以杭州市平安卫士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的身份接受采访。

    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良好的重要表现。邱奕博一贯重视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推动上市公司构建社会责任体系。

    2020 年,恒逸石化发布了上市后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旨在就恒逸石化的社会责任理念、实践绩效等内容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坦诚交流,系统回应利益相关方期望与诉求。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已然列入了恒逸石化的每年必做清单。

    如今,列在名字前沉甸甸的头衔,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邱奕博交出的社会责任答卷:浙商研究中心开放合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杭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推进智能制造杰出 CEO、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全国优秀纺织青年企业家……


    05坚定地做实业


    “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是发源于浙江的“四千精神”,也是老一辈浙商企业家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攻坚克难、拼搏奋斗的真实写照。

    作为“四千精神”的践行者与示范者,邱建林在讲述作为“掌门人”的心得体会时强调,“四千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新生代企业家,邱奕博也同样认为在新时代强调“四千精神”非常有必要。

    在 2023 新生代企业家潮创汇暨“杭商青蓝接力薪火传承营”开营仪式上,邱奕博表达了新生代企业家的历史担当:“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了一代杭商砥砺前行;传承守业、发展壮大是新一代杭商肩负的使命。我们恒逸集团愿同所有老一辈杭商一道秉持信念,永不止步,也愿同所有新一代杭商一起,传承弘扬杭商精神,做奋进时代的接力者,当百年杭商的传承人。”

    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给了下一代。在新的历史舞台上,恒逸集团坚定地走实业经济发展之路,坚持在石化化纤制造业深耕细作,秉持“内强总部、外拓基地”的发展思路,按照“上下游协同、境内外联动、软硬件配套”的发展原则,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的转型升级。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ICP备05085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