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总是下得这样突然。
方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瞬间,天色便黯淡了下来。远方的云朵仿佛被倾倒的墨汁浸染,一簇簇地扩散开来。风起时,携带着几片枯黄的梧桐叶,在狭窄的巷弄中翩翩起舞。我伫立于屋檐之下,凝视着雨珠一粒粒地敲击在青石板上,激起层层细腻的水花。
这条巷子,我已行走了数个春秋。青石板被悠悠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在雨水的洗礼下更显温润光泽。墙根处,青苔悄然生长,得益于雨水的滋养,愈发鲜绿夺目。老旧的砖墙上,爬山虎肆意蔓延,叶片被雨水冲刷得晶莹剔透,随风轻轻摇曳。
记得小时候,每逢下雨,巷子里就会飘起各种伞。油纸伞、布伞、花伞,宛如一朵朵移动的花朵,点缀在雨幕之中。王婆婆总是手执那把略显褪色的蓝布伞,步履蹒跚,悠然前行。伞面上虽有几处补丁,却依旧挺括有型。她常言,这把伞伴她走过了大半辈子,舍不得换。
雨势渐猛,敲击着瓦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檐角的雨水如断线的珠子。对面茶馆内,茶香袅袅升起,与雨水的清新相互交融,令人心旷神怡。
老板老张正忙着在门口支起竹帘,一见我便笑容满面地招手示意:“进来坐坐,刚泡好的龙井。”茶馆里坐着几位老街坊,对弈正酣。棋盘上的棋子被摩挲得发亮,落子之声清脆响亮。“将军!”老李头得意地喊道,而对面的老周头则不慌不忙,轻轻一移棋子,化险为夷。这样的场景,我看了不知多少回,却仍觉亲切无比。
雨声渐小,巷子里又热闹起来。卖糖葫芦的老汉推着小车,吆喝声在雨后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脆。几个孩童欢笑着踩过水洼,溅起一串串水花,引得身后的大人们连声呼喊:“慢点跑。”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 混着泥土的芬芳,是雨后特有的味道。
转角处的裁缝铺里,陈师傅正专注地为客人量体裁衣。他的老花镜滑落到鼻尖,却无暇顾及。那台老式缝纫机依旧吱呀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墙上挂着的几件旗袍,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显得格外雅致。
暮色渐浓,巷子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昏黄的灯光穿透雨帘,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远处传来阵阵悠扬的二胡声,那是住在巷尾的赵大爷又在拉绎《二泉映月》。琴声缠绵悱恻,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在巷子里久久回荡。
我站在巷口,望着这条熟悉的老巷。这条巷子,承载了太多记忆。每一块青石板、每一面老墙,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雨中的巷子,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意境深远而隽永。那些来来往往的身影、那些熟悉的面孔,都是这幅画中最动人的风景。
夜深了,雨又悄悄下了起来。
我撑开伞,步入雨幕之中。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荡,与雨声交织成一曲悠扬的夜曲。这条雨巷,依旧在诉说着它的故事,而我,只是其中一个聆听者。(李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