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逸鹏化纤有限公司是浙江恒逸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前身是浙江龙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杭州萧山的母公司浙江恒逸集团出资7.22亿元,收购原龙腾科技20万吨FDY项目,于当年3月1日正式注册嘉兴逸鹏化纤有限公司。
入住秀洲七年来,我们奋勇拼搏,不断创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年产20万吨到如今年产75万吨,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年产值近5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FDY生产基地之一,也成为秀洲化纤行业的排头兵之一。
从收购到复产
我们作为一家杭州萧山的本土企业,虽然收购龙腾的过程比较顺利,但初到秀洲,对当地的营商环境、政策等各方面都不是很熟悉,再加上收购过来的工厂公用系统状况差、遗留问题繁复、配套生活设施瘫痪、人员匮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在两个月时间内复产,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是相当困难的。
前所未有的复产压力,再加上收购前龙腾公司没有食堂、宿舍、办公场所,所有人只能吃盒饭,现有的20几间宿舍七八个人挤一间,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改良版办公室内办公,在这样有限的条件下完成两个月招收六七百号人的目标似乎是不可能的。
排查完生产系统后更是给人当头一棒,整个生产系统和配套设施经过长时间搁置,完全无法运行。厂区杂草比人还高,路上甚至经常有蛇出没,仅存的几间宿舍也是蜈蚣、虫子不少。
人员紧缺又要赶复产,而且生产系统瘫痪,我们只好先从杭州萧山的集团其他下属分公司调熟练的老员工过来,一边招人,一边修复生产系统。三十几个人加班加点、不眠不休地进行工艺塔、循环水系统、热媒系统、真空系统、EG系统、PTA链板、清洗系统、改造升级、切粒机系统等30余项生产系统修复与改造升级;同时完成地下管线铺设、漏水点排查消除、设备检修等上百项排查补漏。
生产系统修复的同时,设备情况也是让人一筹莫展,就拿我们的主要生产设备卷绕机来说,442台卷绕机由于停产两年,核心部件压辊、卡盘轴、拨叉、热辊,已无法正常运转。再加上人手紧缺,水、电、气几近瘫痪,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月内完成442台卷绕机的修复几乎不可能。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我们硬生生拉起了一个20人的团队,拆、换、清洗、维修、测试、装配、调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来,压辊长时间停滞,点振变轴承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我们就进行轴承拆卸,程度轻的进行维修,重度损坏的进行更换,最终完成轴承更换210多个,轴承维修230多个。热辊润滑系统失修,我们一点点进行手动盘活,盘活一个立马进入下一个,1200个热辊来回盘了6次,每天盘14小时,整整盘了一个星期。
拨叉的情况更是棘手,长时间失修,杂物多,情况复杂,完全被油污固得死死的,442台卷绕机,其中16个拨叉的有148台,24个拨叉的294台,更复杂的是每个拨叉拆下来仅零件就有七八个,拆下来之后还需要擦洗、上油、调整后再装配,调整时精度需控制在±0.1mm,一个人10分钟才能调一个,我们耗时两个多月完成了75000多个零件的拆卸、清洗、润滑、调试、装配。
设备和生产系统盘活的同时,两个月招聘600多人也是个棘手的难题,我们从嘉兴的各个菜市场、小区开始,一天发上千份招聘传单,还到盛泽、桐乡等化纤公司多的地方去招聘,经常是早晨出去,天黑回来,回来再接着去夜市发传单、招人。生产上的技术员抽空也会跟着一起出去招人,边招边面试,最多的时候一天招了60多人。两个月招了700余人,用了72天实现零排废、零事故的一次性成功复产。
从复产到站稳脚跟
从2017年5月实现一期项目复产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追加投资30亿元新建二三期项目,将产能规模扩大到75万吨每年,并筹建集团内首条从落筒到检验到出库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复产和新项目的无缝衔接,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包装压力,新手多再加上智能制造设备还在调试阶段,导致我们生产的FDY丝饼不能及时运到包装区域,大量雪白的丝饼不得不落到临时铺上的纸箱壳地面上。为了及时扭转局面,我们从员工到主任再到经理,直到总经理,连续赶工三天三夜进行手工包装,减轻物流压力,保障生产畅通,晚上轮流在铺着纸箱的车间地面上睡一小会儿再继续起来包装丝饼。同时,技术人员也扎根车间跟智能制造厂家学习调试设备,包括小故障修复、紧急情况处置等技能。此外,我们从集团兄弟公司调来有经验的包装师傅进行全天候轮班培训,从丝饼放置顺序到包装袋打包手法一一分解,两周内培养出一批熟练的班长。同时,智能制造设备的效率也上来了,在一个月内就改变丝饼来不及打包的局面。
产能上来了,又面临产品打入市场的难题。海宁高速经编市场是我们细旦丝首要攻坚的目标市场。作为一个刚复产不久的公司,客户对我们是陌生的,而且客户都有稳定的合作公司,想要挤占成熟公司的市场份额,让客户订购我们的丝是非常有难度的。那时,我们的技术人员、销售业务员、包括我自己拿着我们的产品一家一家地跑客户,一遍遍上门,想让他们免费试用我们的丝。成熟的合作伙伴意味着品质的稳定和低风险,面对我们这样一个陌生企业,尽管我们不断强调我们产品的过硬品质,客户依然不愿冒险尝试。每次去的时候,他们虽然不直接拒绝,却说着“不错不错”,或是“我们再考虑考虑”,一来二去,时间就过去了,等我们熬不住了再上门,又重复同样一套说辞和答复。
在开发海宁高速经编客户的大半个月里,我们跑了19家客户,没有一家愿意主动下单订购我们的产品,大家渐渐失去了信心,难道我们的产品真的进入不了海宁市场,都在心里琢磨要不要放弃海宁市场?但是转头一想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再加上海宁高速经编市场无可替代的市场定位,我们还是决定继续攻坚。就这样大家重振旗鼓,拿着产品,重新跑客户,免费试用一个月没人愿意,那么我们就让客户免费试用半年,客户还有顾虑,我们就让售后24小时提供售后支持,跑一遍不行,就天天去,渐渐地我们混了个脸熟,客户也慢慢放下防备,再加上免费试用半年的确让客户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就这样跑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一家客户愿意试用我们的产品,渐渐地两家、三家……逐渐打开了销路,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用我们的产品,凭着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我们的丝渐渐在海宁市场崭露头角,逐渐站稳脚跟。
在创新中走向高端
我们通过行业分析报告、国家政策及市场形势调研,发现聚酯行业属长青行业,产能巨大,并持续增长,但聚酯行业设备及技术成熟,通过压缩成本、提高体量来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目前以及未来的市场走势均以品质为核心,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必须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打响高端品牌。而且在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对高端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常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用户群体的需求。低成本、大体量、常规产品的经营模式无法进军高端市场,要想提高创收,扩大市场占有率,必须打破成本意识,打造品牌,提高产品溢价,增强企业竞争力。
成本分析报告显示,仅靠成本压缩,最高只能提高60元/吨的收益,而若每吨成本提高50元来打造精品,可实现每吨溢价200元,后者利润空间巨大。因此,我们通过流程改进5步法、IS当前态流程图,找到断点,分析原因,确定了影响品质的 3个主要方面:原辅料管控、生产过程管控以及包装、物流管控。同时,我们通过 BEM模型分析影响关键岗位的因素,并制定干预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启动精品生产线项目。
通过初步尝试,对项目实施及时作出调整:提高原辅料采购品质,2018年4—6月,为提高TiO2品质,进行了三次使用改进,使纺丝满卷率上升,纺丝总断头数量呈下降趋势,生产情况有极大的改善;7月针对逸盛大化潮料、开车料问题进行原料分析和生产数据对比,停用开车料,潮料进行退换货处理,提高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保证产品质量;2018年2月21日,为提高TiO2的质量,对研磨机进行三次研磨改进;通过PV15024气相调节阀结构、04-05罐、环保投料斗、22-F01过滤器、研磨机等改造,以及16/18F01过滤器切换、研磨等工艺的改革有效提高了TiO2、PTA以及浆料输送的质量。
优化技术工艺,缩短过滤器切换周期,乙二醇1微米过滤器,切换周期由1年/次,优化为半年/次;催化剂2微米过滤器,切换周期由半年/次,优化为1季度/次;二氧化钛过滤器切换周期从2个月/次,优化至1个月/次,再到半个月/次,高压清洗次数由2次优化为3次,投用全新滤芯。将16F01迕、出口阀手轮标识刻度,确保操作更精确、更细化。
对31个工艺参数、6个分析项目进行控制指标优化。8公斤丝饼卷装直径大,致使产品表层损伤率高,将卷装重量调整到7.5公斤,客户使用性能大幅提升。优化T3卷绕张力,提高产品成型优良率以及产品内在品质。同时更新升级优质网络器,收紧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升级油剂、纸管、硅油等原辅料,从小范围试点逐步推广至整条生产线。经过三个月的市场使用反馈显示:高端客户普遍认可精品线产品。2018年3月初扩展到26个纺位,4月初继续扩位增加到1条线,共计扩位至122位。
经过半年的市场认可度积累,2018年9月,我们的产品溢价实现200元/吨,并进行第二次扩位,以客户需求量大产品为主,共计扩位至150位,实现精品产能160吨/天,彻底打开高端市场,打响品牌口碑,实现从精品线到精品车间再到精品工厂的转变。
从“外来户”到“排头兵”,目前,我们的年产值近50亿,每年创造税收近1亿元,在秀洲区名列前茅。产品远销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也连续多年获评龙头企业、十大优秀民营企业、突出贡献示范企业、重点纳税企业、有效投入先进集体、秀水千亿卓越之星企业及区长质量奖等荣誉。
(陈建刚 口述 武金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