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逸广西项目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

1762135169676028.jpg


    10月22日,恒逸石化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钦州项目”)一期于近日平稳实现全流程打通,并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

    这标志着恒逸石化在打通“苯-己内酰胺-锦纶”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蓝图上,落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项目位于广西钦州港石化园区内,项目一期建设用地1717亩,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30万吨/年环己酮、2*40万吨/年双氧水、30万吨/年合成氨,10万标方/小时制氢、2*30万吨/年己内酰胺和2*30万吨/年聚酰胺聚合等生产装置,同时配套智能仓库、公用工程、供热设施和服务性工程等。

    这不仅是一个生产单元的建设,更是一个高效协同的现代化工综合体。

    钦州项目集多重优势于一身

    生产成本有望降低

    广西项目为恒逸石化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大型己锦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拥有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产品结构优势等多重优势。

    1)技术优势:该项目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了多项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及知识产权,全流程制备均采用先进的单元技术及技术组合,引进最新节能技术,生产成本有望下降;

    2)一体化优势:该项目全流程集成配套生产要素与能源资源,能耗物耗指标显著优化,各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产品结构优势:该项目产成品包含民用纤维、工程塑料及薄膜等多种产品,产品结构丰富合理。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及锦纶薄膜的进一步普及,锦纶需求有望增长。

    广西项目位于广西钦州港石化园区内,广西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对内是东西双向互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又是面向东盟地区开放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沿和窗口,地理位置优越。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契合广西石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加速完善“油头化尾”产业链条,促进广西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项目可以发挥与公司文莱炼化项目的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中国与东盟石油化工产业的合作。

    行业格局持续偏紧

    下游需求稳步向好

    从供需结构来看,在供给端,2025年是己内酰胺产能投放增速较高的一年,但未来2-3年产能扩张将放缓。

    目前,各企业普遍都配置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原辅料配套,对企业技术、资金和产业配套以及环保指标等要求非常高,这极大提升了产业进入门槛。在需求端,下游锦纶凭借在纤维和非纤维领域出色的性能优势,未来下游需求将会呈现持续增长的潜力。

    与己内酰胺类似,锦纶6产业新增产能投放集中在2024-2025年,已逐步度过投产高峰期,未来新增产能较少。海外需求方面,锦纶切片出口总量逐年增长,同时由于锦纶产品性能优越,预计需求将长期向好,同时将对低端化纤品种形成替代,应用领域有望不断扩大。广西项目持续发力高端尼龙纤维和工程塑料领域,瞄准下游高端锦纶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并依托现有客户网络、成本降低所带来的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增大市场份额。

    钦州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有利于推动行业及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公司的锦纶6切片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显著提升公司在锦纶市场的话语权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公司一体化战略的深化实施,进一步延伸芳烃下游产业链条,形成“苯-己内酰胺-锦纶”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与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巩固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该项目将显著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长期积极作用。

    钦州项目的顺利试生产,其意义远不止于新增几十万吨的产能。它标志着恒逸的战略布局正从“产业链一体化”向“产业生态化”高阶演进。项目将孤立的“文莱炼化”与新兴的“广西化工”紧密串联,构建起一个横跨海内外的“原油-芳烃-化工新材料”价值网络。这不仅是对抗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护城河,更是在全球石化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一种极具前瞻性的卡位。

    展望未来,恒逸广西项目的成功运营,将不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更将转化为公司在行业标准制定、技术路线引领和全球资源配置方面的话语权,为其从“行业巨头”迈向“一流生态型化工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诗云)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ICP备05085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