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领导未来 细节决定成败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在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以及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的特定背景下,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且,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已经向全世界作出了减排的承诺。既然有了承诺,就必须有所行动。在前几期的《恒逸报》中,来自三家公司的报道———《节约也是一种盈利:恒逸化纤推出系列降本提质举措》、《上海恒逸公司聚酯一线链板输送装置投入使用》以及《高新材料公司动力车间完成艳阳废弃回收管道安装》,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低碳”这个两年前才进入中国人视线的舶来词,在两年后的今天已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也在不断引导与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当前,“低碳”与“绿色”已经成为领导未来的主流,甚至可能会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重视低碳,不仅是践行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更是对世界和地球的贡献。在未来的20年中,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仍处于加速推进的阶段,也是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13亿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对于能源的强劲需求,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在这样严峻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在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而在这场战役中,细节决定了最后的成败。
  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都与技术密切相关,一是能源的优化使用,二是能源的节约利用。相比之下,我们积极开发新的工艺技术、改善生产细节,从而降低能耗方面的潜力更大一些。恒逸化纤公司的技能改造显著地降低了耗能,上海恒逸的链板输送装置在节约能耗的同时避免了原先装置的不稳定性,高新材料公司的厌氧废弃回收管道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些
  举措,无不彰显着恒逸在低碳方面有着自主创新的能力,扎实地向细节里推进,在一点一滴中积聚低碳的力量。
  要实现低碳经济必须脚踏实地,从细节出发,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化工制造业在为我国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碳减排任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代替化石能源而成为我国能源的主体,因此,要实现减排,最终还得依靠化石能源的节能减排。并且,化工制造业并非天生等价于高碳。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的改革更新,化工制造业完全可做到低碳排放的循环经济。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只有实现制造业自身的低碳化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低碳经济。■董颖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