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电话里的亲情

  

  凌晨5点,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这么早,谁会打来电话?伸手拿过来一看,是我非常熟悉但也令我异常忐忑的来电———母亲打来的电话,会有什么事吗?
  接听了母亲的电话,原来也没什么要紧事,只是说想儿子了诸如此类的话,要知道,虽然母亲用手机也有好久了,可这还是母亲第一次用手机给我打电话,并且如此之早。
  母亲已近60岁了,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农活,所以身体一直也不太好,一直居住在老家。尽管姐姐就住在附近,总是隔三岔五跑回去看看,帮助洗洗涮涮,做些家务。但我还是放心不下,多次劝她跟儿女住在一起,这样照顾起来方便,也省去了很多的牵挂和担心。母亲毕竟年纪大了,加上父亲走的早,身边如果没有人照应,一旦生病了,第一时间都不会有人知道。但母亲固执得很,说什么也要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她说自己能动弹的时候不想给儿女添麻烦,说呆在老镇上习惯些,周围的邻居都熟悉,有事儿没事儿串串门,唠唠家常也不会无聊。实在拗不过母亲,我们只好妥协,只是姐弟他们比以前跑得更勤了。我在杭州上班,不能经常回去,只能通过电话跟母亲联系了。
  母亲是勤俭持家型的,或许是以前家里比较清苦的缘故,每天的生活都很简单,吃的穿的都不舍得花钱,我们给她买的衣服,她也只是出门的时候穿一穿。但母亲对儿女、亲戚,甚至对邻居都慷慨大方得出奇。前段时间找人从杭州给她捎了几件衣服回去,可没想她又全送给聊得来的几个老太太了,兄弟姐妹们一回到老家,母亲就会把自己平时不舍得吃的一股脑儿都拿出来,满桌子的菜肴让你不知从何处下手。如果有亲戚来,临走的时候,母亲总会从冰箱里找些什么好吃的让他们带回去。如果有了什么地方特产,她就会让对门的邻居也尝尝鲜。
  我一直有写信的习惯,一来我喜欢见字如面,二来信件可以保存下来,随手翻一翻都能感受到暖暖的亲情。在东北读大学的时候我一直都是保持着和父亲通书信的习惯,父亲留给我的很多封信,我一直都珍藏在自己的身边,父亲走了以后,我就不再写信了,因为读信、写信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后来,工作后我给母亲买了个手机,我就跟自己说,不管怎么忙,十天半个月都要跟母亲通一次电话,可因为种种原因,总是未能一直坚持下来,每次跟母亲唠唠家常,摆摆龙门阵,我多半都是一个倾听者,听母亲有滋有味地说着身边发生的事,什么张三家的姑娘嫁人了,什么李四家的儿子结婚了,什么老赵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了……这一唠一般都是个把钟头。
  前不久,因为弟弟结婚我回了一趟老家。看到母亲忙前忙后的张罗,一直都没停歇,更没和我多聊上几句,每天都熬夜到很晚,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没有很好的替父亲照顾好我的母亲,没有让她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回到杭州再打电话的时候,弟弟说母亲病倒了,我想是累坏的,把她送到市医院治疗,她还总怕我们儿女压力大,一直说不是什么大病之类的话,告诉我以后结婚啊买房啊等等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要我节省点,以后没事儿就不要打电话了。话是这么说,但只要电话一聊起来,母亲就什么都忘了,有一次竟聊到我的手机没了电。
  我理解母亲,因为我是她唯一在外地的孩子,也是她最牵挂的孩子。每次打电话聊天有些话未予以言明,但我知道是想让我快点结婚,因为在母亲的眼中我始终是那个思想还没有成熟,事事还需要操心的孩子。所以,我还像往常一样,给母亲打电话,听母亲唠叨身边的事……电话里,母亲说多次打我电话总是占线中,好不容易才拨通了我的电话。她告诉我,以后就由她给我打电话,免得我花钱。我流着泪一遍遍应着,母爱在我的心里暖暖地流淌着……一个多小时,母亲高兴地说着,那样有兴致。在她看来,尽管拨通电话不容易,但今天的话费总算不用儿子花了……
  母爱无声,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伟大,我们常年出门在外,不管再苦再忙,母亲们都希望子女通过偶尔的电话传递着我们和父母们彼此间的关爱。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