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街市,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
在恒逸工作的他和她下班后去买菜。菜场门口,她说:“我在外面看车子,就不进去了。”他点点头将自行车停放在菜场对面的马路边。他问她买什么菜,她脱口而出:“随便!”他便扭头大步走向菜场,边走边迅速地扫射了周围一眼。就在跨进菜场大门之际,突然他又回转身。一向反应慢半拍的她,不明白她的男人为什么要转身回来。迎着她疑惑的眼神,他来到她面前,伸手在裤袋里摸索,掏出一枚一元硬币放在她手心,往她的旁边努努嘴:“你肚子饿了吧,先买个饼吃吃。”这时她才看见就在她的左侧,有一个卖小吃的摊点,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她的心头,脑海中浮现出了彼此相识相爱的一幕情感景象。
那年她23岁,第一次离家外出打工。他们同是公司员工宿舍的管理员。他给她的初次印象并不好,面孔瘦削、眼神犀利,隐约感觉他这个人很厉害不好惹。随后发生的一件小事证实了她的看法,他的“不尽人情”加深了她对他的反感,真正有交集的是在一个晚风徐徐的傍晚。
正当她孤独失落暗自伤感时,与旁人谈笑风生的他发现了她:“怎么啦?看起来很失落的样子”,他竟然能够看穿她的内心,要知道从小到大缺乏友情的她,心事向来无处诉说。家人的爱虽然朴素,但常常忽略了她内心真正的感受。此时的他卸下了白天的冷硬,嘴角含笑眼神温和,整个人看起来柔和不少。禁不住他的热情相邀,她欣然加入大家的谈话中。这次接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她也认识到他善解人意热情开朗的一面。
其实他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不仅阅历丰富、心思缜密,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且工作认真负责,能说会道,热情风趣。自从认识她,他发现自己那颗历尽沧桑的心有了生机和活力。俩人都喜欢文字,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了说不完的话题。对她,他的内心生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然而她比他小那么多,他只能视她为妹妹来看待。
遇见他之前,单身的她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挺自在不会有太多的烦恼,也不必担心受到伤害。但是没想到,这段很轻松的“忘年交”在不知不觉中竟演变成欲罢不能的爱情故事。等她惊觉,试图全身而退时,却发现自己再也做不到从前的心如止水。尽管知道,他比她大了许多,家境也不好,彼此的家乡相隔千里,父母肯定不同意,但她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更应该为以后的人生做打算,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与她性格迥异,但刚柔相济、急慢相和、动静相宜,倒也相得益彰。
“麻烦你,请让一下!”由于自己长时间的“站道”而影响到他人的通行,内心不免有些自责,思绪也随之打断。街上还是人来人往,每个人行色匆匆,他进去菜场好一会儿了,她感到有些无聊,将视线停留在离她几步之遥的小吃摊上。虽然只是路边摊,但也挺讲究。摆放小吃的台子上扣着一个大大的透明玻璃罩。鸡蛋葱花饼、麻球、豆沙馅和咸菜馅的煎饼隔着玻璃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台子前搁着两个炉子冒着热气,一个炉子是茶叶蛋,另一个炉子上是粽子。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其中有不乏熟悉的面孔。手拿着硬币,但她还是悄悄压下了想要购买的冲动。她知道这一元钱是他平时一顿便宜的早餐,也有可能是晚餐桌上的一盘小菜,更是他们省吃俭用为孩子准备的教育资金其中的一元,她决定要省下这一元钱。
他在买些什么菜呢?他的肚子应该很饿了吧?菜场里吃的应有尽有,他会为自己买点吃的吗?……焦虑不安笼罩着她,此刻她只想快点看到他,但依旧他走出来的踪影。她终于按捺不住,走过去把手里微存体温的一元硬币换成了咸菜煎饼。她刚拿到热腾腾的煎饼时,就看见他提着大袋小袋出来了。他笑笑:“饼买了怎么不吃?”她说:“我不饿,这个饼是给你买的,你的胃不能饿。”他不禁一怔,但嘴里仍习惯性地说道:“我不饿你吃。”彼此互相推让着,他觉得有些难为情,说赶紧回去吧。
到了家,她忙着淘米洗菜,还不忘提醒他快吃那煎饼,他口头答应着,却急着拿热水瓶到附近开水房打开水。听着他打好开水开门的声音,她急忙从厨房奔到房门口,把煎饼递到他面前。他真的是饿了,接过饼三口两口就吃了大半,望着手里剩下的饼,他歉意地笑着说:“光顾着自己吃了,老婆你也吃点”。推开他送至嘴边的饼,她欣慰地笑了笑:“我还好,你的胃不好不能饿过头,饭很快就好。”他有点感动,平日里粗枝大叶的她也有温柔细致。
什么样的爱更真实动人,叫人向往?与情人间的玫瑰烛光晚餐相比,一元钱的爱情并不浪漫,更淡不上轰轰烈烈,但彼此相爱的心是踏实的、可靠的,因为幸福握在自己的手掌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