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实施以来,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被得到有效遏制,为之叫好的除了普通民众,还有众多曾沉浸于此的公务人员,他们表示“现在应酬少了,身体好了,陪家人的时间多了”,可见,这类应酬不是所有的人都乐此不疲,有的人是“迫不得已”,但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明明不情愿,却还要前仆后继呢?一句话或许可以倒出原因“别人都这样,唯独你例外,这是很掉面儿的事儿”———面子观在作祟。爱面子,是人之常情,我们没必要对这种思维进行过多指责,但对于爱面子的行为,我们应该好好品评下。
比如上面提到的“被迫应酬”,就属于一种歪曲的要“面子”行为,当事人主观上并不情愿,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得不向“面子”妥协,表面上看情有可原,实际上这是在拿“面子”为自己的怯懦和贪婪行径遮羞,是一种缺乏底气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底气很足,敢于向歪风说“NO”,那么他也就无所谓丢面子之忧,反之,底气不足,害怕丢掉得之不易的名或利,那么,“面子”就会大如天。底气不会凭空出现,需要“里子”作保障,所以,要想摆脱面子的困扰,除了树立正确的面子观,还需要具备深厚的、足以增加面子分量的“里子”。
“里子”是一种才气。他是一个人日积月累的知识的综合体,是一种智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修养,做事时才会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我们身边不乏争强好胜之人,表面上争得了面子,但这正暴露了其色厉内荏之态,因为踏踏实实地做出成绩才是最足的挣面子之径,胜于一切争抢。
“里子”是一种勇气。它不会屈就于权力的束缚,敢于向不正之风亮剑。在工作中,“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圆滑处事之风我们会经常遇到,虽然各方面的面子都照顾到了,但后果很严重———效率低下,难有创新。要改变这种现状,既需要个人具备挑战旧秩序的勇气,也需要集体具备敢于打破旧规则的勇气,倡导创新的氛围,用正能量驱散腐朽之气。
“里子”还是一种霸气。具备了深厚的才气,并且有勇气实施,就会逐步树立威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周边群体的观念和处事规则,这个时候,不仅不用绞尽脑汁地去讨面子,相反,各种“给面儿”的事还会接踵而至。
所以说,争面子这事儿,主动权在自个儿手里,与其看别人脸色,违背意愿费尽心思地去讨面子,倒不如静下心来,努力修炼内功,打下了深厚的“里子”功底,何愁没有足够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