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初

  

要要要写在小年糕满月之际
  “妈妈,你当时生莹莹的时候快不快的?这边医院说如果妈妈快的,女儿也很快的,就可以先去分娩室了。”
  “我那会挺快的。”
  半夜,省妇保产科住院部,老公着急地给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我妈妈拨通了电话。迷糊中,妈妈还以为我出什么事情。听了我老公解释后,她才放心地挂了电话。而此时,我正在分娩室与住院部的来回推车上宫缩阵痛。分娩室让我回住院部待产,住院部医生为了安全让我去分娩室。妈妈这通话,最终让分娩室接收了我。
  “我当时生你的时候还是在家里,那时候交通不便,医疗落后,整个过程更是惊心。”翌日,妈妈打来电话。我刚刚体验完自我生产,听到妈妈的声音,猛然才惊觉,原来所有的妈妈都曾为了新生命拼尽了全身的力量。
  ……
  “这孩子很会哭啊,哭的声音也很响,很是磨人,我都没时间休息。”在电话里,我不耐心地向爸爸抱怨。
  “你那会也很会哭啊,怎么样都要哭,我多想从窗户里把你扔出去啊。”老爸不以为然地提醒着我。
  “你周岁自己扶着医院的墙壁能走路了,却被我刚买的小猫玩具吓地哭开……”提起我的婴儿时期,爸爸如数家珍。
  ……
  是啊,我也曾婴儿过,也曾让爸爸妈妈为之倾心付出过。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段付出呢?可是在成长中,关于这段生命里最初最重部分的记忆为零,只因我们还未记事。相信,所有人在生命的最初,都拥有过这段爸爸妈妈最不舍的爱,只是我们的记忆里永远都没有这最重的部分。
  2016年4月20日,距离小年糕诞生已经30天。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中,从新生命到来中的陌生与惊喜,到现在新手妈妈的恐慌与忙碌。这些日子里,体验着新生命的亲养和亲喂,感悟着生命最初最重的这部分,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回想起见到他的那刻,黑黑的头发,饱满的小脸蛋,一双乌溜乌溜的大眼睛正瞪着我。突然间世上又多了一个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人,很陌生的感觉,但我知道这一生,我都没法再舍下他。和每位妈妈一样,在与小年糕的“亲密接触”中,角色的转换犹如开奶痛并快乐着。从陌生到不舍,其实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
  小年糕第一次笑和发声是在第四天,第一次抬头和趴着爬是在第六天,第一次哭出眼泪是在第8天,第一次自己翻身是在第19天,第一次用婴儿语回应是在第29天……这些第一次都让我惊喜。
  小年糕是小名,因他妈妈孕吐期间只想吃年糕而由来,另有年年高,一年比一年好之意。小年糕学 垚名李昊泽,别名李 ,两个名字有着各自的寓意,也代表长辈的期望。小年糕是上天的眷顾与恩赐,曾许愿他行走人世,济世救人;因五行缺土,小年糕便在名字上得以补足。
  相信关注和不舍不止是我这个新手妈妈的特点,更是每位父母的天性。父母把年轻的“资本”,比如青春、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了孕育和培育后代上,无论多少艰辛,无论多少付出。父母在重复上一代的亲喂亲养,我们在重复着父母一代的亲喂亲养,一代又一代承载起了生命的延续。
  在亲喂亲养过程中,仿佛就瞧见了自己生命里最初最重的那部分,里面有爸爸妈妈艰辛的血汗。眼前对小年糕的关爱和照顾,让自己反思反哺的重要性。“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乌鸦尚且懂得,何况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一直是维系社会与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此时,小年糕就在眼前哭闹不止,而数百公里之外的爸爸妈妈却在医院里“煎熬”。在生命面前,我们有着永远说不完的愧疚。愿生命阳光,愿记忆永远。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