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古村明月湾

吴中胜绝洞庭山,别境烟波画湖澜。碧螺婉转开仙界,缥缈峰入明月湾。林屋洞天福地潭,石公奇观逸苇滩。太湖水宿移舟去,渔洋秋夕翠微涵。

 明月湾古村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南端。因其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钩明月,得名明月湾。明月湾村大约建于春秋时期,至唐朝时期闻名遐迩,村落基本形成了状若“棋盘”的格局。唐代大诗人皮日休诗中写道“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不到村口不见村,到了村口难找门”,明月湾古村西侧村口与太湖之间,有一片开阔的树林。原先林深树密,古木参天,把古村遮掩得严严实实,以至于我差点错过了古村的入口。明月湾开通公路也只有短短十年的历史。就在十年前,进出明月湾村,除了太湖水路之外,与外界的联通只有一条山林小径。小径曲折幽深,两旁枇杷、柑桔、杨梅、板栗等果木葱茏,枝繁叶茂,层层密密。沿小径穿越山林、翻过山冈,方始豁然开朗进入古村。这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异,是先民们继承陶渊明隐逸思想,在修筑村落中的一个成功范例。

 脚步轻轻落在明末清初铺就的明月湾古村的石板街上,这条由四千五百六十块花岗石铺成的总长一千一百四十米的江南小街上,正无声地散发着旧日的气息,彷佛脚底每触动一块石板都能掀动一段历史,而每一块石板又因为沉积了百年光阴,透出的竟然都是无尽的寂寞。抬眼四顾,街道两旁民宅多为明清建筑,高低错落,斑驳苍古。一路上尽是颓垣残壁、老树荒草,这个因春秋时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曾在此赏月留下无数佳话的江南小村,此时如同一个暮气沉沉的老者,正以万般珍视的目光无奈地回望着已隐入历史深处的那一个破碎斑斓的梦,试图凭借那一缕记忆中的光亮支撑现实的存在。

如今的明月湾村,常住着一百余户、近四百村民,他们大都靠种植花果、碧螺春茶兼以太湖捕捞为生。村民居住的老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那些铺在门前的整块石板、屋顶的梁等老构件都是好东西,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访古探幽的游人。

如果不是节假日前来,这个已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古村却根本看不见游人。幽深的石板街上,会不时看见有零星的老人孤独地坐在自家门前发呆,彷佛被时光遗忘,脸上的表情更多的是寂寞与茫然。但这里,整个村庄是安静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九成以上人家家门紧闭,无声无息。一家农户门前的路中央懒懒地趴着一条狗,它把脸贴在地面,目光空洞而寂寥,我们几个人从它身边走过,它动都不动,作视而不见状,连眼角的余光都不肯看我们。只有几只性格开朗的芦花母鸡“咯咯咯”叫唤着,欢快地踱来踱去,偶尔还互相追逐,无意间打破了古村的沉寂。

走到村中,一条斜向深入太湖的古码头突然进入视线,令人怦然心动。这条全长五十八米的古码头从容恬淡,默默而孤独地伸向湖心。据说,白居易等历代名人就是由此泊舟登岸。夕阳下的古码头,诗意的气息氤氲其中,湖面空阔,波光粼粼,小舟缓缓,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静谧、空灵、悠远等意境都在明月湾得到现实再现。

一千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月湾村名依旧,村址依旧,村落的格局也未作多大变动,千年古村文化绵延不绝,是村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盛唐诗歌中的明月湾,有白居易的“掩映桔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皮日休的“晓培桔栽去,暮作鱼梁还”、陆龟蒙的“择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等等,诗人们对隐于湖山深处的明月湾印象深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浩翰的唐代诗歌中,所写村落指名道姓的并不多见,大加赞誉的不可多得,经诗人题咏赞美,越千年岁月延续至今,乡愁依旧的,更是难能可贵,这就是明月湾最为珍贵之处!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