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而忙碌,还来不及想,就已沉睡,连梦都无法在脑海中成形,更无法眺望“远”。
想读一首诗,诗太费解;
想画一副景,景太缥缈;
想听一场戏,戏太复杂。
赶着生活的节奏匆匆前行,也曾反复怀疑这份“前行”,赶着,兴许技能和阅历是多
了,但是“匆忙”却也让人越发浮躁。
周一的早上,读到老师的《你究竟想要活成什么样子》,感悟其中关于答案的句子:“我们穷尽一切努力活出的样子,不一定是自己多么喜欢与骄傲的,而是,活出了比过去的自己更好的样子。”
“什么样子才是自己更好的样子?勇敢、大胆、豪爽、温情、诚实,还有忍耐、信念与悲悯情怀,或许,只有活出具有这些精神气质的样子,才能真正地让生命丰富起来,让活着的意义变得清晰而持久”是的,“忍耐、信念与悲悯情怀”,应该也是自己更好,更喜欢的样子。
越长大越看不得悲伤的戏,越听不得骇人的噩耗,越来越怕自己,亲人朋友出事,哪怕一点也不相干的人。都说人定胜天,但是人又脆弱到经不起任何一个小意外。
于是生活中,不仅是工作中高压力的忍耐,还有日子里多悲伤的忍耐,支撑活着的理由那就是信念。对我而言,信念其实是简单的:可以是自己想学好素描的欲望,想回养父母的幸福,想教好孩子的师范;也可以是下乡支教,回乡造福……而努力将信念付诸实践,更准确地讲就是找到其中的平衡:想最近,我和丈夫穷尽各种技能,想办法给孩子创造多么富裕的生活,却总腾不出办点时间来关心父亲的病;又比如,闲暇时看到各行各业人士做公益,朋友下乡志愿支教,万般羡慕,却苦于现实生存的经济矛盾。反而言之,信念存在的意义,也并非就只是支撑活着,信念督促行动,从而让活着更加美好,再深想,信念就是做好还没做完的事,并时刻为想要去做的事准备着,最重要的是,“匆忙的赶超”中坚持为人勇敢,诚实,善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