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定”的功夫

关于曾子的大手笔《大学》大家应该是对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的概括总结耳熟能详,其实真正读好这篇文章,真正做到曾子要求的达于内明之学而精于外用之道的应该是一个圣人。这不禁让我想来了明朝的大圣人,儒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他在年轻时便立志要做圣人,终不负多年呕心沥血,悟得所谓之“道”。这样的境界,真是让后辈晚生不禁感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读完《大学》,恍然大悟,原来不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就是《大学》修养中的八目,另外应还有所谓四纲。即“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另外被大家所熟知的“知、止、定、静、安、虑、得”则是所谓“七证”。

在这些修养层次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正心”,心不正怎能“自知”,不能“知”又如何地来“止、定、静、安、虑”最后有所“得”呢?“得”的是什么?就是说不清的那个“道”字。

其实关于“知”的问题,以前看一本叫《南怀瑾和彼得.圣吉的对话》的一本书当中就已经提到过胎儿先天的“知”的问题,我听闻白居易可是生下来就会说那个“之”字的哦,虽然不知道这当中有没有古人夸大其词的成分,但我是愿意相信胎儿确实是有知性的。

记得孔子曾经说人分为三等,上等的人就是先天拥有大智的,第二等人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大道的的,最下等的人则的因为困顿而学习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自然我自己是属于下等的那一类人,面对这个我存在的世界有太多的困惑,遇到过太多的挫折,而后只好不得已在历史中在各人的文字里找寻所谓的真相真理,实在不是天生就是读书的料。

至于“致知”,我始终觉得一个人若能做到不自欺,他的境界是已经达到了“知之而后能定”的“定”的境界了。我以前在一篇文章当中就提到过明代的一个古董商人的一句精辟的话“人的一生,自欺,欺人,被人欺,然后便自去了”,我一直觉得这真是讲的太好了!那么要如何做到“不自欺”呢?这就要提到明代的大儒王阳明的“心物一元”学说了,其实主要就是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主观能动性,他所提出的“良知”“良能”便是我们先天的“知能”,要有良心,不要昧着良心做事情。另外,后天意识所形成的“所知”则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面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些是非时,要把持住自己。我自问自己是没有那样的境界,有时真是自欺,被人欺,但我尽量做到不欺人吧,不过也是量力而行,前路漫漫,真不做到自己会不会再哪一天迷失自己。

另外关于“定”,确实,都已经能做到“知”了,“定”的功夫也就到了,虽说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我还是觉得可能“定、静、安”三者之间是存在另一种层次上的统一关系的,即没有所谓先后,同时作用其身。我以前喜欢孔明先生的名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但我始终做不到宁静,我以为是我自己“定”的功夫不到家,其实我“知”的功夫更是没有到家,我的心智还是会受外界事物影响,很多事情看不开,更何况打多数情况下我逼迫自己不要受到污秽的事情的影响其实更本不是“定”的功夫,我的内心也不宁静。其实这里的“静、安”,“宁静致远”的关键在于“淡泊”啊,我恍然大悟也是没有什么用,我无法淡泊名利,在现在这样的年纪,虽然回过去看我的头20 年,真的与名利无缘,但还是割舍不下这尘世的诱惑,所以我说的“知”的功夫不到家,以至于我定不下来,内心安宁不了,实在可悲。

一本书,有太多的故事,太多人物在里面扮演各种角色,太多的辛酸悲喜。这本书,我读了很多帝王之能,看了太多宰相之才,也不乏很多愚昧蠢钝的人物,但始终佩服的是清雍正皇帝以及大儒王阳明先生。关于这两位的大才大能我还需读更多的书,可能以后会为他们各自写点东西,一时半会儿实在不好说。其实我只是一个读书的人。

(应南茜)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