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

春节期间回老家,见到了五岁半的外甥女,她随表姐长期定居在上海,每年见面不过两三回,可是小丫头机灵的很,每次见面都要抱住我的腿,甜甜的说:“小姨你好像又瘦了呢”,讨好又天真的卖乖,让人忍俊不禁。

大年初一,外甥女来给我拜年,身着红色新衣、扎着两簇冲天麻花辫的她小脸蛋儿红扑扑的,两只小手拱在一起作了一揖,小辫子随着她摇头晃脑一颤一颤,分外可爱。我一边递给她压岁红包,一边问她:“小宝,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呀?”她像是没有预料到我会突然问她这样的问题,伸出来接红包的手在空气中停顿了一下又缩回去,抿着嘴歪着脑袋想了一下,扭头瞟了一眼不远处的表姐,怯怯地说:“要是能不上那么多课,然后晚点睡觉就好了。”我问她:“是学校里的课程和作业太多,做不完不能睡觉吗?”她耷拉着脑袋撅着嘴摇摇头,“妈妈给我报了很多课,要跳舞,要学英语,要画画,还有小主持人班,晚上又要催我睡觉,我都没时间看动画片啦。”我看着她委委屈屈的小模样,真是有点不忍心。“那这些课程里面,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呢?你可以跟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呀!”小朋友暗暗叹了一口气,沮丧的说:“可是班上的同学都会好多,我要是什么都不会,就不优秀了!而且妈妈说上课很贵,要好好学,不能浪费钱。”我把红包塞到她大红新衣的口袋里,拍了拍她的头说:“那过年期间不用上课,这几天你可以跟哥哥他们好好玩儿啦!你看他们在逗小狗呢!”她看向我指的方向,一下子就喜笑颜开乐呵呵地跑过去了。孩子的天性就是这样,悲喜只在瞬间,可是让我觉得担忧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日里,成长的压力和烦恼都将伴随着她,而她却避无可避。

想起多年前表姐初到上海读研,假期回来兴奋地向我们描述所见所闻,并立志要留在上海,生长在中部小城镇的我们,彼时都对祖国最东边的沿海城市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和憧憬。随着表姐毕业、就业、成家,她和姐夫也是凭着自己的拼劲和家人的支持,硬是在上海挣下了一处容身小窝。她自己的经历就是一部行走的奋斗史,可想而知她对女儿的教育也是近乎严苛和偏执。也难怪,在上海这样一个节奏快到令人窒息的城市,每分每秒都有机遇,随处随地都是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毫无争议的法则,别人都在进步的时候你若原地踏步,马上就会被残酷的职场偷偷惩罚。

可是,童年不珍贵吗?当然珍贵。大人难道不知道童年珍贵吗?显然也是知道的。然而在呵护童真和适应竞争的矛盾命题中,大多数父母都会向他们仿佛可以清晰洞见的未来形势妥协,选择“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至于童年么,反正别人家的孩子也都没有了,任何事情只要扯平到同一起跑线,慢慢也就不觉得可惜了。

即便如此,我仍觉得遗憾。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尚且还有山川湖海花鸟虫鱼,能亲近自然感受四季和昼夜的更替,而现在小小的孩童们没有了在广阔天地间恣意奔跑的自由,寒窗苦读的少年郎清晨埋头题海、抬头已是日暮,最好的时光和青春全都交付了一方小小的书桌,尽管无可奈何,谁家父母也无法免俗,谁家子女都不可例外。

成长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于成年人来说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可是于成长中的花骨朵们,却是一种痛苦的烦恼,惟愿他们在无边的学海中,能收获探索知识的快乐与成就感,倘若这种获得感能够激励他们在枯燥重压的日子里不懈不怠,那么敦促他们为了将来“技多不压身”而勤学苦练,也算是做父母的未雨绸缪、功德圆满了吧。

但愿我日后为人母时,能有相对平和的心态,更好的把握努力学习与自由放松之间的平衡,张弛有度,让小小孩童的成长烦恼少一些,再少一些。

(谢悠然)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