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初的青春记忆

2016年,初出茅庐。年少的我,在象牙塔到就业的门槛边迷茫徘徊,面对诸多未来的选择,最终被恒逸所展现的不偏不倚所打动,怀揣着对金融交易的兴奋和梦想,跨越整个杭城来到恒逸。

回想当年的自己,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个性。不曾预料到,我会有幸见证恒逸最快扩张的三年,有幸经历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有幸作为外汇团队的初创团队见证了小组成长的每个阶段。

至今回头看,我仍然会微笑着想想那时候的自己,脑海中满满惊心动魄的回忆,里面有跌宕起伏的货币市场,有大悲大喜情绪起伏,有不忍面对的现实,有直击人心的来自市场的骄傲。

在自我成长的同时,这三年,公司的规模快速扩张,经营效益向好,国内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生的际遇,时常会让我觉得十分感恩,我搭上了公司蓬勃发展的快车道,迎来一批批比我更加年轻的面孔,但也随之伴随的是进入职业瓶颈期的进退两难。我面对着更多的路径和发展空间,同样面对着更强烈的取舍两难。

在这个阶段,选择就不仅仅是自己喜好那么简单。有人说,长大的三个标志是:明白父母不是完美的,明白孩子不是完美的,明白人生不是完美的。如今,我时常在文章中看到来自于青春的灵魂拷问,“最后一批80后,已经30岁了,80末90初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这批30岁这道坎左右徘徊的中青年们,正处在人生中最尴尬的年龄段,而我,就是这奔三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曾经追逐的梦想,逐渐被家长里短挤占了时间;年少的朋友,成家立业慢慢也疏忽了联系。我标榜不想成为那种在地下室的车里不想回家的中年人,却感觉自己离这样的状态愈发靠近。长大很美好,许多愿望开始凭着勤劳的双手实现;时光也很残酷,站上眼角,染白头发,再也不可逆转。

两个月前,我扪心问自己,是否还想在30岁之前多一些挑战,多一些经历,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便决定跨部门学习新的岗位,重新开始。

走出舒适圈,给自己的人生更多的经历,的确越来越需要勇气,在青春的尾巴上多些回忆,未来回忆起才会有更多的感悟。曾经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感悟家庭、工作、学习、生活的五味杂陈,初识愁滋味,却已能宛然一笑,道声天凉好个秋。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ICP备05085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