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饱读兵书,善于谈兵。然而秦军犯境时,在战局千变万化的实战中,他却无法灵活应用兵书上记载的兵法,导致赵军大败,“纸上谈兵”的典故也由此而来。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化工岗位时常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易燃、易爆、毒害、腐蚀等,大多数人甚至“谈化工色变”,一提及化工总是充满恐惧与排斥。而只有真正进入这一行业才会知道,化工固然是高危行业,但只要有科学的管控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依旧可以做到风险可控、安全可靠。
实际上一个化工产品从实验室到工厂量产,都经历过十分严苛的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和隐患,在工艺设计初期就做到了规避危险因素,也会制定十分严谨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各种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实现从初期设计到投产运行的全方位安全可靠。
从业者起初先学习理论,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理论作为操作的支撑点,用操作再次应证理论,实现学以致用。
在一次装置紧急停循环水后的开车操作中,有个单元指标异常,在进行全流程检查后依旧未排查到原因。就在全员一筹莫展之际,工艺负责人李工通过仔细查看DCS面板,分析可能是真空系统换热器的冷却用循环水引入异常,导致换热器换热效果差,塔顶部聚集大量不凝气。随即要求对换热器再次排气重新引入循环水,果然各个工艺指标慢慢趋于正常,很快装置便开车成功。
后来每当我们谈起此事,总是缠着李工询问他当时是如何冷静敏锐给出的判断,而他总是谦虚地说“在处理工艺异常时,必须合理应用平时所学的理论,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析后,做出必要的决断才是秘诀。而这得益于平时的各种工艺培训和各种讲座!”
很多道理看似浅显却值得深刻领悟,日常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在平时各种安全和工艺培训中认真听讲,努力将知识刻在脑海中,在现实中处理问题时才不会无从下手。同样,也只有不断用实践检验所学,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避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在这次异常事件处理中,李工展现了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
尽信书不如无书,生活中需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空谈主义。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基础,而合理规范的驾驭所学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张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