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日记

    清晨6点30分,随着一阵清脆的闹铃声响起,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洗漱完毕,我穿上整洁的工服与工鞋,佩戴好定位卡,踏上了前往工作岗位的通勤大巴。7点47分,大巴准时抵达公司,伴随着那一声温馨的“谢谢”,正式开启了紧张而充实的工作日。

    步入分析楼,这里是我们分析工的专属领地,一个被精密仪器与各式瓶罐装点得如同科技殿堂的地方。简单用餐后,8点整,团队集合,进行每日例行的交接班会议,明确任务分工,确保信息流转无阻。随后,根据人员分工,我作为9号,迎来了“挖煤”分析的一天。

    在等待煤样送达的间隙,我细心地做着准备工作。首先,我小心翼翼地将前一天制备的灰锥安放入仪器之中,每一步操作都力求轻稳,以免对灰锥的尖端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后续温度点的精准判断。接着,我戴上防烫手套,从温度高达105°C的烘箱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称量瓶与灰皿,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同时启动天平进行预热,确保一切准备就绪之时,时间已悄然滑至8点30分。随后,我穿戴好防尘口罩,踏上了前往煤制样间的路途,全身心投入到“挖煤”的分析工作中。

    煤质分析,采样为基,制样为魂。制样环节对于分析结果准确性的至关重要性,因此,我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采用四分法进行煤样的科学缩分与精细制备。我们团队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破碎,两人则轮流进行制样与废样的清理工作,这样的安排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每位成员在高温环境下的体力得以适时恢复。尽管天气炎热,但我们彼此协作无间,争分夺秒,力求在上午10点前圆满完成制样任务,为煤样的及时烘干及后续磨样与分析争取宝贵时间。10点30分,磨样工作正式启动。我仔细清理容器内的残留样品,确保无一丝污染,随后将煤样均匀研磨至所需细度。研磨后的煤样需静置一段时间,以便与空气充分接触并达到稳定状态。午后1点,我们开始了装瓶、称样及详细的煤质分析工作。期间,我们抓紧时间享用午餐,短暂休憩,为下午的分析任务储备能量。

  下午的分析工作以精确称量为主,其中挥发分的测定尤为关键。这一步骤需严格控制实验时间,确保在7分钟内高效完成。操作时,我力求稳、准、快,同时高度警惕高温烫伤的风险,因为这一环节需在高达900度的高温环境下进行。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甚至需要重新来过。随着数据的准确填写与及时上报,时间悄然流逝至16点35分。我收拾好桌面,打扫完卫生,逐一关闭仪器电源,结束了这充实而忙碌的一天。

    尽管这一天忙碌而充实,但每当看到那些精确无误的数据时,我的心中便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满足。这便是我工作的日常——在平凡中铸就不凡,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质量控制的最前线,用精准的数据为生产保驾护航。(武和莉)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ICP备050850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