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与化纤原料生产的大型民营跨国企业,总部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集团从1974年创办的萧山县衙前公社针织厂起步,1994年正式组建集团公司,现有总资产1500多亿元、员工26000余人,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500亿元,同比增长11%,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243位、中国企业500强第6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位、浙江省百强企业第4位。
长期来,恒逸集团坚持以“让中国悠久的纺织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再次闪射耀眼的光芒”为初心,以“建百年长青基业,立世界名企之林”为使命,确立起石化产业、石化贸易、石化金融、石化物流的“石化+”战略思想,先后在全国民营企业中率先成功涉足聚酯熔体直纺和PTA项目,与中国石化共建的己内酰胺项目被赞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样板,“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恒逸文莱炼化项目被誉为中文两国旗舰合作项目。目前,集团旗下参控股企业已拥有800万吨/年炼油加工能力、2200万吨/年PTA产能和1200万吨/年涤纶及锦纶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PTA-聚酯和己内酰胺-锦纶双产业链化纤生产商。
在半个世纪创新创业的不凡征程中,恒逸集团从昔日偏居一隅的社办小厂逐渐壮大为今日走向世界的行业巨擘,离不开“党建”这面大旗。
恒逸集团现有党员1028名,特别是自2002年成立党委以来,始终秉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构建“大恒逸、大党建、大发展”工作格局为统领,积极打造“恒守初心,逸举天下”党建品牌,创新形成富有特色的“五融四强”工作机制,助推企业持续腾飞,荣膺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全国民营企业积极践行“党建强、发展强”理念的样本。
恒逸集团抓党建促发展,通过注重五个方面“融合式”探索,“融”出队伍精气神,“合”出发展加速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强劲的翅膀。
一是注重目标融合,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力。发展是硬道理,更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恒逸集团牢固树立“企业最大的政治就是发展,抓党建就是为了促发展”的意识。自1996年开始实施企业“一五”规划以来,集团就从战略高度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明确提出了恒逸集团“两个五十年”奋斗目标,即: 到2024年恒逸建企50周年之际跻身世界 500 强前300位、到2044年恒逸组建集团50周年之际成为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集团之一。如今,恒逸集团如期实现第一个五十年奋斗目标,踏上了第二个五十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二是注重组织融合,切实提升协同力。恒逸集团发祥地萧山衙前,是中共农民运动发韧地。作为当地第一家建立党委的民营企业,恒逸集团尤为注重传承衙前农运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两根丝”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产业遍及2个国家、6个省,共有22个生产基地。恒逸集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建设,项目建到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实现生产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同时,大力推动党支部建到车间、社团和公寓,并努力探索“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党建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三是注重工作融合,切实提升战斗力。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从“两张皮”向“一盘棋”转变,是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集团党委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从2011年开始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在每年年初以“一号文件”下发,做到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同步谋划、同向推进,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创成果。
四是注重队伍融合,切实提升竞争力。企以才治,业以才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集团党委充分发挥党群组织优势,加强“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全面落实“三培养两推荐”机制,凝聚起一批有理想、有才干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制度建设,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干事有舞台,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五是注重文化融合,切实提升软实力。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作为在红色衙前这方热土上诞生的企业,恒逸集团深受钱塘江文化底蕴的浸润,锤炼出“永不止步,缔造辉煌”的企业精神,与“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衙前农运精神和“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一脉相承,建立了以“恒道酬勤,逸志高远”为企业哲学的企业文化体系。
在狠抓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上,恒逸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四强”举措促党建,持续带来实实在在的“四新”局面。
一是强化形势教育,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企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集团党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有清醒的认识,各级党组织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面向全员深入开展以“强信心、提士气、鼓干劲、促发展”为主题的形势教育。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积极探索“基层政委”“逸哥逸姐”等机制,同时注重提高形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形势教育的渗透力和亲和力,确保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使集团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真正拧成了一股绳。
二是强化组织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和党员分布情况,集团党委不断优化完善组织设置,加快支部建到公寓、建到社团、建到车间的推进步伐。目前,集团党委下辖基层党委3个、总党支4个、党支部37个。在党建引领机制下,集团建有工会、团委、妇联和残协等群团组织,2012 年在萧山民营企业中率先成立关工委,2018 年成立社团联合会。加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三支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对外单位转入预备党员的考察转正,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是强化文化引领,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集团党委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成果丰硕。先后完成《企业文化手册》编印、核心价值观重塑、吉祥物蓝小兔设计和展厅策划,精心打造企业文化节、公寓邻居节、员工无偿献血日和“相亲相爱”青春交友、“爱·永不止步”集体婚礼等系列品牌活动,建立书画摄影社等10多个社团,定期举办“恒逸杯”篮球联赛、田径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先后被授予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浙江省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和杭州市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示范单位等称号。
四是强化典型选树,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担当。集团党委站在“内促队伍,外树形象”的高度来强化典型选树工作,并突出典型选树的广度、典型宣传的深度和典型培育的力度。多年来,他们把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作为党建工作的主战场,深入开展以“亮身份、亮职责、亮作用、亮业绩”和“比学习、比技能、比协作、比奉献”为内容的“四亮四比”主题活动,营造起勤奋学习促工作、技能比武提素质、团结协作增合力、岗位奉献当先锋的良好氛围,并通过策划“我为党旗添光彩”“迎亚运盛会,扬恒逸精神”“扬文化风帆,聚奋进力量”等专题活动,及时做好典型的选树推广,从而产生“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强大示范效应。
抚今追昔,恒逸人满怀信心。他们决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奋斗者姿态吹响“勇辟发展新赛道,争做行业引领者”的冲锋号,意气风发迈向“百年恒逸”后半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的转型进程,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恒逸新答卷和中国式现代化恒逸新篇章
(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