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完成了本年底新晋升人员培训第一期课程———影响式沟通技巧。从课程选择,培训公司选择,讲师的挑选及最终的培训实施,是我入司以来第一次完整独立实施的内训。从中对培训工作的开展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路。
一、培训课程的选择。培训课程的选择一般基于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培训对象个体差异。第一次做新晋升人员的培训,并且想做成一个系列的培训,在最初的课程选择上主要参照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新任经理技能提升系列课程与中层管理系列课程。根据课程之间的深入递进过程,初定第一门课程为:管理角色认知。但在课程试听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次受训学员主要是晋升主任级及以上的员工,总共有36人,而这其中有15人为主任级,在公司中“主任级”员工通常可认为是部门中的“业务能手”但并不具备管理职能,没有直接下属,部分高级主任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管理角色定位课程内容偏重管理,这一部分人群会觉得与自己现阶段工作关联度不大。在与受训学员、培训顾问的沟通及课程的试听之后确定了课程主题为“管理沟通”。显然,在最初的课程选择时,缺少了对培训对象的分析。现阶段课程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如何在单个课程精选的基础上,使所有课程成体系、可重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待课程体系成熟之后,部分课程可考虑按层级进行授课,可考虑按职级(主要考虑是否含有管理职能)进行。
二、培训公司及讲师的挑选。在进行培训公司选择时主要考量公司的规模、专业化程度、服务流程、服务的质量。公司一直以来较少使用外部培训机构,可借鉴资料较少。在进行挑选的时候主要考虑之前接触比较多的公司,通过初步的沟通,培训方案的审核及课程的试听,最终确定了培训讲师及课程内容。
这次的培训公司选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筹备时间须提前。本次培训的具体筹备开始于8月底9月初,培训计划安排在9月份完成。在与培训公司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讲师都已经排满课了,我们的选择余地就变得很少。联系一家培训公司,从最开始接触,到安排课程试听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星期时间(课程时间安排较为分散)。在之后的培训筹备中,筹备周期要提前,同时在有公开课时也应多试听,加深对各培训公司的了解。充足的准备一方面给了自己选择的余地,也有了更大的议价空间。
三、培训的实施过程。培训的实施过程包含了前期培训的通知、培训的实施及后期的培训评估。本次培训最大的问题是到课率不高,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而分析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时间选择与公司内部其他活动有重叠,受训学员中有2人因要参加集体婚礼而放弃参与培训。2.培训考核上不够严格,对于培训学员没有实质上的约束,有3人未请假而无故不参加培训,有5人培训中途离开。3.前期培训宣传工作不够到位,部分学员对于本次培训的具体内容,上课形式不了解。在课后与培训公司的交流过程中,对于培训宣传给我们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虽然有一些在我们公司未必能实施,但至少这是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
另一方面,在培训进行过程中,受训学员学习状态呈现出两种状态:一部分学员学习意识较强,课堂的参与度很高,在课间交流过程中也表示很希望公司能多安排这种管理知识类的培训;而另一部分人员对待培训更多的是一种任务心态,学习的意识不强,课堂参与度很低。这部分人群课堂上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坐不住”的状态,电话、倒水,在与老师目光交汇时呈现出紧张感,不擅长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愿说,不敢说。而随着培训过程的推进,各种互动环节愈加频繁,而这些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人,也就渐渐失去了对培训内容的兴趣。后者的学习意识问题其实代表了目前公司内部很多员工在培训上的一个态度。表现出这种状态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员本身学习方面的意愿比较差,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员对于培训的课程兴趣不大,这就需要人力资源在培训需求的分析及培训课程的选择上花更大的心思。
四、关于培训的定价。培训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项重要福利,帮助员工个人成长与发展。在很多公司每位员工都有一个明确的年度培训预算,在应聘或入职时HR会告诉员工除薪资、社保、公积金等福利外,每年会有几千的培训费用,可参加公司内部的各项培训,并按照工龄的递增该费用会递增。虽然这部分钱并不是从学员口袋里出,但至少让学员意识到公司投入了多少,这其实也是自己从公司得到的福利。在所有人的意识中,同样一件东西,免费与付费两种形式会引起截然不同的结果。虽然依照我们公司目前的培训实际,无法实现这种形式,但可在局部上进行参照。例如,人员晋升之后大家显而易见知道自己能够升职加薪,作为人力资源部还可以告诉员工晋升另一项福利:价值若干的培训投入。我们在进行新晋升人员培训时都会有一个培训预算,人力资源部也可为每次培训进行定价,在进行培训通知时可增加一项:培训费用(人均)或培训投入,本次费用按照全体36人计算,人均费用为556元。当公司内部培训体系较为完善时,可考虑为所有员工定制培训预算,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培训经费预算,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进行培训。
培训是一项策划与服务的工作,通过合适的形式为员工提供一切可能需要的知识,这是企业培训工作的目标。而作为一名培训管理人员,探究具体的形式及知识的内容,则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人力资源部沈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