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生MBA的20多所高校,每年MBA学费差额达到数万元,不同学校的学费差额更大,低的5万元,最高的近40万元。有些社会人士认为,高校的MBA学费没有统一定价,损害了学生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近年来,我国各地逐渐把MBA学费定价权交给了学校,由此导致MBA学费持续疯涨。相关高校回应,学费暴涨是调整师资、课程,培养成本增加的结果。还有部分高校更直截了当地回应,“MBA教育是一种商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换而言之,MBA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此项服务的价格。
MBA收费应该市场化?还是应该把定价权利收回到教育部的手中,实行政府指导价?我国实行国家授予文凭制度,授予硕士文凭的MBA教育。那么,MBA学费由“市场定价”是否正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MBA的起源和学科特征。MBA起初诞生于美国,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毕业。从成功学角度来讲,MBA意味着超群的能力、胆识、品德;代表着财富、地位、权力、荣誉;预示着希望、成功和辉煌。当MBA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引入中国之后,自然受到大家的狂热追捧,把MBA当作是社交圈子里的时尚。更有甚者,有些人把MBA当作是建立新的关系圈和找到如意郎君的纽带。
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更具有职业竞争的能力。
MBA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项基础教育,更接近于商品服务的特征。首先,MBA教育主要服务于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管理层人员,服务对象具有经济领域的从业经验,需要专业化和实战化的技能培养。其次,MBA教育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更直接的管理实战技能从而产生实际的利益。MBA教育服务对象的专业化和收益的直接化导致了其从诞生那天起就具备很强的商品性。作为一种服务性商品,其收费也应该市场化。
MBA乱收费,收费过高等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市场不理性,和参与群体的盲目追捧有关。市场本身就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如果MBA教育带来的收益过低或者是培养质量降低,学生们会重新思考进行下一步的选择,让MBA教育重新回归理性。国外也有这样的先例,在美国,MBA教育初期,MBA课程更是数不胜数,以致于出现了泛滥的情况。某些院校的MBA课程,素质上确实有问题,而且学费过高。八十年代后期为美国MBA的高峰期,到1991年,修读MBA课程的学生开始下跌。之后,经过市场的自然淘汰和民众对MBA的认知回归理性,报考人数重新开始上升。
当然,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完全靠市场的自我调节,会怂恿这种盲目性扩张以及学费的不合理暴涨,在保证MBA教育商品属性在市场中竞争时,还应该加入政府的监管,得以让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教育主管部门,是市场的监管者,应该负责制定一套规则,保证MBA教育的质量以及透明化。对于MBA教育的学费制定,可以敦促开设该课程的高校公布办学成本,以及第三者机构对MBA学位点的评估和学生的评价体系等。
公开、公正、透明,让一切合法竞争都在阳光下进行,这才是政府的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MBA教育在整个社会中虽小,但窥一斑亦可知全豹。■纪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