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人生

  

  我一直相信书是有灵性的。
  曾经听说过一个关于图书管理员的故事。这位管理员坚信只要他待在图书馆里,书就能给他一种神奇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能使更有效率地,甚至是直接获得知识。于是他每天都花几个小时坐在书架前,接受书赐予他的财富。事实上他真的从中获益良多。这个故事在一般人眼里也许足够悬乎,管理员的成就也多半来自心理暗示,只是从中我却想到,人是否对书有一种天生的崇拜。
  在中国方言遍布的农村,很多地方有着语言禁忌。换言之,人们相信语言有着一种莫名的魔力,这种魔力有可能使预言成为现实。当文字出现并成为语言的载体的时候,书更成为一种神圣的象征。记得小时候,外婆是绝不准我随便撕报纸的,更不用说书了。而她自己只读过两年书,基本不认字。我相信她的习惯,正和中国大多数朴素的老人一样,处于一种对书天然的尊重。
  我来自农村。在家的时候总有一群小孩子围在身边。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知道,农村里的人并不十分注意孩子的学前教育。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止于百之内的阿拉伯数字。但有一种奇怪的情况时常会发生,那群小孩总是热中与玩我的书,哪怕是没有图画的著作。可能书会被倒拿着看,他们清澈的眼睛却在告诉我他们对书天生的喜爱。
  回想我与书的缘份,更是让我确信书可以和人心灵相同。
  我不知道第一次捧起书是什么时候,只是隐约记得那时还不识字,陶醉的,只是连环画里的腾挪闪打。从那时起,我开始猜测书里是不是有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当我明白过来我的猜测是那么真实那么触手可及时,我便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小故事到大哲理,从小人物到大领袖,为哲人的睿智而叹服,为侠客的盖世武艺而鼓掌,为柔弱书生单肩挑天下而热血沸腾……这种情怀一直持续到考试压力的到来。书的悲哀就是尽管有灵性,却也不得不在功利面前低头。当前途摆在面前时,一切都不得不退避三舍。这是否也是人的悲哀?
  喧嚣的六月,寂寞的七月,等待的八月。九月以后的世界竟是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当书只是为了分数与证书而存在的时候,他本身的光辉变得那么的柔弱。图书馆里书的新旧分布,似乎在告诉我们,读书的时代结束了。
  当我忙碌于四级的单词与高数的例题时,当我在因特网上寻求放松时,我不知道我还是否能感受到书被遗忘的落寞。这个充满图像音乐的时代,书还能有自己纯洁的一席之地吗?
  我又想起我常常梦到的情形,手捧一杯清茶,在昏黄的灯光下细细品读久违的散文,而窗外是无尽的黑暗与宁静。世界上唯一的声音,便是风吹抚竹叶与翻书的沙沙声。
  记得不止一次和朋友说过,希望退休后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书店。他会隐约在街的拐角,有天蓝色和嫩绿色的布景,迎接来来往往在生活中感到疲惫的人。不知那时候,是否有人愿意陪我开一个这样的书店呢?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