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的“仪表”

  

  在不少人眼里,仪表检修是一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工作,看上去有点高大上。但在我们己内酰胺仪表车间的员工看来,工作中也有好多并没那么有技术含量的内容,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给仪表设备保养维护,也就是维护仪表设备的“仪表”。
  仪表需要“爱面子”。我们对所属装置仪表设备都要定期打扫卫生,阀门上的尘土需要擦干净,表头读数玻璃需要擦拭清晰,甚至有时需要用清水或者工具给它们“洗脸”。
  仪表需要“扎辫子”。为方便检修,有些远传仪表的电缆在二次表头会多留一段。为避免被管道烫伤或者机械划破,我们将安装剩余的废电缆头剥去胶皮,制成特有的三色“红头绳”,给多余电缆扎起“小辫子”,既美观又实用。
  仪表需要“戴帽子”。高温、阴雨时节,人们需要遮阳打伞,仪表设备也怕“中暑”和“脑子进水”。我们根据仪表不同的“头型”,用铝皮设计了不同款式的“帽子”,避免被高温炙烤抑或“脑子进水”。
  仪表需要“化妆”。有些仪表阀门等设备“年龄”大了之后,再加上腐蚀介质熏陶,外壳的烤漆会脱落,从而锈迹斑斑,面容“憔悴”。这时,我们就变身“化妆师”,用自己调好的油漆,给仪表设备粉刷补妆,使其看上去更为“年轻”。
  仪表需要“身份证”。 时间久了,设备自带的标识牌会破损缺失。我们自制的铝制位号牌就变成了它们的“身份证”,这样方便了检修。它们成了有“身份证”的仪表,而且有些都已经更换“二代身份证”了。
  仪表需要“器官移植”。有些仪表的配件模块化程度很高,比如封装式的元器件。在确认没有维修价值后,我们就变身为“医生”,从其他多余或者废旧的仪表上将其摘掉,“移植”到“生病”的仪表设备上。这样一台旧表经常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好几台“病”表,使其得以“康复”。
  这些功夫看似花拳绣腿,其实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洗过“脸”的仪表,人机交互更清晰,跑冒滴漏等隐患更易察觉了;扎了“辫子”的仪表,远离伤害了;戴上“帽子”的仪表,不惧高温炙烤和淋雨了;有了“身份证”的仪表,摆脱“无名之辈”,方便检修更容易被辨认了;动完“手术”的仪表,变得健康长寿了,而且还修旧利废。
  仪表的“仪表”很重要,只有把它们伺候舒服了,生产的稳定才能多一份保障。把冷冰冰的仪器仪表当成有生命的设备一样保养和爱护,这样平常枯燥乏味的工作也就自然变得生动起来。 (任少卿)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