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逸己内酰胺公司始终践行“双碳”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公司通过四大项目——氧化尾气综合治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循环水余压发电(一期及二循),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深度融合,为杭州市工业低碳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氧化尾气综合治理项目:从污染源到清洁能源的蜕变
针对环己酮氧化尾气中高达800mg/m3的非甲烷总烃(VOCs)和未充分利用的余热动能,公司采用国际领先的催化氧化+膨胀发电技术,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同时回收尾气动能发电。技术亮点:通过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实现低温无焰燃烧;利用膨胀发电技术高效回收能量,解决传统火炬燃烧效率低、污染高的问题。经济效益:年发电量约1696.8万度(年收益1018万元),减少VOCs排放收费100万元,综合年净收益达718万元。环境效益:VOCs排放量从200吨/年降至近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0.9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4624吨。
二氧化碳利用项目:从废气到资源的循环跃迁
依托煤制氢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公司与杭州萧山杭氧气体有限公司合作,将高纯度CO2回收制取干冰,彻底改变传统放空处理模式。环境效益:年减排二氧化碳20.44万吨,显著降低碳排放。
循环水余压发电项目:节能降耗的“隐形引擎”
在一期项目上,一期循环水系统共有12间冷却塔,回水上塔阀门前压力为0.30-0.34MPa(g),循环水供回水总流量约55896m3/h。拟将这部分能量通过水轮机发电的形式回收,新建12台水轮发电机组,所发电并入内部环已酮变电所,供其他设备使用。减排效益:年节约标煤5301.9吨,增收300余万元,减少CO2排放1.9万吨。在二循项目上,二循循环水4座冷却塔总计水量在18000m3/h,地面的供水压力为0.3MPa,正常回水压力0.23MPa以上,循环水量14000m/h时,可利用的回水余压最低能达到0.1MPa。在回水总管上新建1台水轮发电机组,所发电能并入公司内部电网。减排效益:年节约标煤752.6吨,创收60余万元,减少CO2排放0.3万吨。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巴陵恒逸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