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最早的文字记录应该见于宋朝苏轼《答张文潜书》,该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知。其为人,深不愿为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顾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苏轼从谈论他的弟弟苏辙的文章创作特点出发,先是提出了苏辙的文章创作水平超过了自己,却不为当时人们所知。分析缘由,认为之所以如此,皆因为弟弟的处世态度内敛深沉,平常就不愿过多的显露自己的个性;其文章就像其文人,表面看起来淡泊,但其中确实一唱三叹,纵横肆意,情感丰沛。
  其实早在苏轼之前便有了很多关于人与文统一的论述。其源头应该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有德者必有言”。杨雄、王充在“有德者必有言”的基础上分别提出“心声心画”和“德弥“盛者文弥繁”。认为言与文能反映出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司马迁也在先人的观点上发展形成“发愤著书”的观点,认为大凡是前代的巨篇名作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是前代圣贤们在个人价值无法实现时的苦闷之作,文是作者内心的真情流露。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老庄之学兴起。“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其自由,极其解放,最富有智慧,最具有热情的一个年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年代。”在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中,人物品评之风大行。这一时期关于人与文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关于人与文的统一性的分析不仅仅局限在言与品,言与志上,而是向文章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等关系上的转移。陆机在《文赋》里认为文章风格的多样性源于作家个性特征与审美取向的不同。因此有了言论“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至此,关于人与文的统一性分析,就不仅仅局限于作家的道德和内心世界方面了,而是与作家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了一起。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