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驴得水

  

  电影《驴得水》的宣传语是:讲个笑话,你可别哭。从头到尾,我没笑,没哭,内心就像扭曲拉扯的橡皮筋一样揪着,不如笑,不如哭。
  刚开始,我和大多数观众一样,习惯于大部分中国电影的“理所当然”,只要看了一部分,人物的设定、剧情的发展基本可以猜个七七八八。谁知,当电影把我假想的美好泡沫一一刺破,用话剧残酷的夸张把美好逐一践踏,我内心的崩塌程度更为惨烈。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剧情中,美好的初衷被人性之恶所牵制,然后在外部压力下人突变成恶魔和奴隶。裴魁山得不到自己的追求的一曼后,反目成仇践踏爱情,成为了摧毁美好的刽子手;周铁男曾是那样愤世嫉俗、意气风发,但是,当子弹在他的耳边呼啸而过时,他迅速转变成圆滑和奴性十足的帮凶。
  他们每个人都曾笑得阳光灿烂,可后来变得面目可憎,美好的初心引发了最悲剧的结尾,不知是画皮蜕掉了伪装,还是小丑戴上了面具。我们每个人都曾善良又美好,如今开始逐渐俗气市侩,如同演员扮演自己,设了心防。最终,一切都变了,有人死去,有人逃离,有人背叛战友,有人失去自己。
  一个人做的滔天错事,可能就是从隐瞒小错误开始。几个人的碰撞,是从避免骗取教育经费这个事情败露开始的,而在涉及金钱的背景下,扭曲的爱情便也随之成为了牺牲品。
  一个人所谓离经叛道,可能只是不符合时代通行的游戏规则。许多人用历史背景来解释张一曼存在的不可容忍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追求自由的她不啻为荡妇的代名词。可是,20世纪40年代对女性既定的角色安排、社会分工和群体认知在如今虽有所减轻,但依旧存在,现代女性依旧会在囷于牢笼时放弃挣扎,接受了时代赋予的安排。
  一个人所谓正义凛然,可能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勇敢。平凡的大多数,那些口头上的义正言辞其实都脆弱不堪,大部分未经严酷考验过的人性光辉,往往只是一击即溃的表演。当今社会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又何尝不是以弱势群体的姿态集体残忍呢?
  一个人所谓为国为民,可能是建立在谎言上的妥协。当今社会成功的大多数,有些是像校长那样为了心中大义可以忍辱负重甚至牺牲原则的人。这些人以正义的名义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也指挥着他人的前进方向。
  窗外,华灯初上。谁的内心不曾或者正藏着一头名为得水的驴,在现实的无奈与不得已中被冠以合理的名义伪装,用以隐藏内心的秘密,用以纾解内心的挣扎。这个世界,也是电影里的世界,看似现实,实则荒诞,逃不开也躲不掉,所有想要隐藏的,都将如驴得水暴露于天地之间,无家可归,无所遁形。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