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 黄庭坚


读书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书本是一件平凡的事,但在现代社会网络等自媒体的发展下,读书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喜欢用手机来填补自己的空闲生活。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阅读习惯却越来越差。偶尔有看书的,也不过是在手机的电子阅读器上,匆匆一瞥,没有笔记,没有批注,没有思考,只求了解个大概,并未品味出里面的滋味。人们越来越看重阅读的数量而非质量,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并不能给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加有意识的追求注重读书的质量,而非数量或是速度。

书籍是人类优秀文明的载体,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拒绝快餐式阅读,践行精品阅读。读书时,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韵味。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精到的点出了多读书的好处。想想在阳光静好的午后,静静在窗前读一本书,那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可以跟着鲁迅一起去抨击旧社会的封建愚昧;可以跟着冰心去体会世间的母爱和童心;可以跟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品味唐诗宋词;可以跟着朱光潜在美学世界里遨游;可以跟着凡尔纳一起在海底探险……诸如此类都是在现实世界里不能体会到的。

培根在随笔《论求知》中写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就阐释出了读书除了增加我们的知识外的另一个好处,读书可以塑造我们的品性。古诗中写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正体现了读书对人人格魅力的塑造。多读书,书中的知识会逐渐化为你的内在修养,进而改变你的气质。修养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打磨。而修养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刷手机刷出来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希望当代青少年可以牢记初心,多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李彦兵)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