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业务法治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法治建设做出重大部署。2013年12月4日是全国第13个法制宣传日,作为资本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化解法律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乃是董事会办公室法治工作的重点。本部门紧紧抓住公司战略发展和内部改革的有利契机,把法治工作与公司业务有效结合起来,在学法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法治建设中加强风险防控,在经营活动中强化法治精神,形成了良性循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强化信息披露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主要渠道,也是最为便捷的途径,并且还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上市公司来讲,信息披露也是公司治理水平好坏的直观表现,也是实现投融资功能的重要基础。
  公司通过认真研究把握信息披露监管精神,加强主动信息披露的力度,着力提高信息披露水平,着重优化定期报告编制,强化横向审核与纵向审核相结合、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相结合的多层级审核机制,强化公司的责任意识,确保信息披露合规合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并尽力做到简明、易懂、实用。为投资者了解公司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透明化,也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维护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为顺利实现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奠定基础。
  二、加强互动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目标,公司通过多渠道的建立投资者互动机制,一视同仁对待所有投资者。目前,除法定信息披露以外,公司已经建立了现场调研、热线电话、邮箱、投资者关系活动平台等多渠道互动机制,尽力对投资者主动了解公司、参与公司治理等方面提供便利。2013年以来,针对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公司举行了专项的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热情参与。在每次的互动交流中,公司秉承重坦诚互信的态度,认真了解投资者的意见,并进行细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尽一切可能确保投资者知情权,进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三、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公司内控合规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市场法律环境。民主、依法治企是推进企业职业化建设、有效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是避免依照个人意志治理企业、防范企业决策经营和审批随意性的前提条件。法治建设要与公司经营管理相结合、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与维护职工利益相结合是公司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我们唯有扎实推进企业依法实践。比如做到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推进安全、环保等项工作的制度落实和管理创新,加强对交易合同的法律审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等工作。
  2013年,部门在内部各项重要会议上的积极宣传法治精神,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责任意识。公司制定并实施了《内部问责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等系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防范法律风险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公司先后组织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培训、合同管理培训、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与信息披露培训等系列专项培训,相关人员对经营业务中的主要法律风险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并且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公司以合同评审为基础逐步实现法律事务的归口管理,推广合同范本模式,优化重大合同审核流程,深入开展重大事务法律支持事项,积极处理、协调法律纠纷事项,并逐步构建法律风险管控体系,这些工作都为公司内控合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条件。
  在法治建设的工作过程中,公司主动推进相关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员法律意识,提高了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管理、依法引领公司发展的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依法治企运行机制,公司法治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这也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有利于公司合法性经营,为公司的战略发展和内部改革添砖加瓦。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恒逸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260号恒逸•南岸明珠大楼 邮箱:hyb@hengyi.com 邮编:311215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106号